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郭琦的科研成就

郭琦的科研成就

壹.專著

朱新考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 8月

朱希季(校對,第壹作者)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0月。

巴蜀書店7月譯《二程文選》1994

遼史選譯(第壹作者)巴蜀書店1994年7月

朱《詩歌年表》劄記(上、下)巴蜀書局2000年4月。

《朱傳》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四川大學水滸傳》第1987、1期動詞研究

《水滸傳》雙音節動詞的“對等與平行”現象

《百年宋代文化研究鳥瞰》,《四川大學學報》第53輯(1991年);

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991宋遼夏金文化研究綜述《宋代文化研究》第二集1992。

宋代的文化研究之路《中國典籍與文化》第2期,1992。

臺灣省、香港及海外的宋代文化研究《中國歷史研究趨勢》,第7期,1992。

劉綿之事跡考辨《宋代文化研究》系列3 1993

棄儒從佛的真實寫照:文學1995 1;

人文學報,第2期,1995;人大復印報刊資料1995 1月。

蜀中易學的壹朵奇葩——讀《中國經典與文化》第1995+0期。

朱《四川大學學報》第3期“文集”詩文系偽作考辨(1995)

朱二帖考辨,《古籍整理研究》第5期,1995

1994宋遼夏金文化研究綜述《宋代文化研究》叢書6 1996。

論宋、邵希希《惠安先生文集》(第壹作者)臺灣省大陸雜誌95卷5期1997、11:3號文件1998;NPC復印報紙和期刊。

朱入徽州考安徽史(2號,1997);齋藤優子1998號研究1

朱六首詩辨析《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1997

朱兩宋文集與閩浙關系考辨(第壹作者)《四川大學學報》第4期,1997

中華書局《爾季承》標點商榷四川大學學報第2期,1994

朱《佚文考辨——宋代文化研究》第四輯1994

1992宋遼夏金文化研究新進展《宋代文化研究》第4輯1994

朱談與中國銀行的友誼,《宋代文化研究》第五輯1995考證。

1993宋遼夏金文化研究綜述《宋代文化研究》叢書6 1996。

朱紀(第壹作者)序《宋代文化研究》第六輯,1996

《四川大學學報》第2期1999“和諧”分析

臺灣故宮博物院藏惠安先生文集刊刻考證(第壹作者)《古籍整理與研究》第6期1997

朱從學禪補人文雜誌第二期1998;NPC復印報紙和期刊。

泰山不重,壹毛不輕。《文史雜誌》第4期,1998。

《水滸傳》特殊動詞、助動詞、趨向動詞研究《中國歷史研究文集》1998,第壹卷。

朱、朱次忠主編《中國經典與文化》,第3期,1998。

論宋代文化研究的戰略發展《宋代文化研究》第7輯1998

宋遼夏金文化研究概述《宋代文化研究》第7輯1998

《小學在朱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9。

論小學在朱思想體系中的地位(臺灣省)《中國文化月刊》1999第228期

宋·《朱雜文集》《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輯),巴蜀書店,8月1999。

宋、邵希本《惠安集》價值初探:古籍研究,3號,1999。

朱學禪指南——道謙生平補考《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輯),巴蜀書店1999年8月。

道教對朱思想的深刻影響《中國道教》2000年第1期。

朱論著《四川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朱熹集版(日本)《國際文化》2000年第3期考證。

中國歷史上哲學範疇“和諧”的形成《中國雪莉研究文集》第16期,2000年。

朱《四書校勘記》,《四川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連詞“兵”的產生和發展中國歷史研究文集(3)巴蜀書店,65438年6月+2000年10月。

朱《詩集編年註釋序》《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輯)巴蜀書店2000年8月。

朱答陳《宋代文化研究》系列之二補。巴蜀書店,2000年8月。

關於朱編著《四川大學學報》的幾個問題2001 6?

朱的文學觀及其詩化探析(日)《橄欖》(第8期)2001。

當代文化視野中的孝孝文化收藏巴蜀書局2001年1月。

朱閱讀法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借鑒意義《宋代文化研究》(第十輯)網上書店2001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