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科儀的科儀發展

科儀的科儀發展

齋醮祈禱,古即有之。早在東漢以前,就有“齋戒”、“醮”、“壇”等的說法,這在《禮記》、《易經》、《高唐賦》、《史記》等書文中均有記載,說明道教齋醮科儀源於中國古代的祈禱儀式。

東漢時期,道教誕生之前,漢明帝永平八年(65),朝廷曾下詔給楚王英,命其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道教誕生後,漢桓帝又親祠老子於濯龍,文廚為壇,飾淳金扣器,設華蓋之座,用郊天樂(見《後漢書》)。可見此時的齋醮祈禱不僅有了壇和供器,而且有了音樂——郊天樂。

東漢時,太平道已有向天祈禱和稱謝等儀式;五鬥米道亦有“塗炭齋”、“指(或作旨)教齋”等齋儀,祈禱者“黃土塗面,反縛懸頭”,儀式簡單。

另外,五鬥米道還有為病人請祈的“三官手書”,具體做法是:“書病人姓字,銳服罪之意。作三通,其壹上之山,著山上,其壹埋之地,其壹沈之水。”(見《三國誌·張魯傳》)此種科儀雖然十分簡樸,但已具備了齋醮科儀中表章的雛形。

據《魏書·釋老誌》記載,張道陵創教之初,因傳授《天宮章本》中的某些齋祠醮法,使弟子“各成道法”,於是,其事大行”。《天宮章本》可謂最早的科:醮書。

總而言之,這壹時期是道教科儀的開創階段,所以科儀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十分簡單,但不可否認的是,齋醮科儀產生了。

東晉、南北朝時,齋醮科儀經上清派、靈寶派道士推演,逐漸形成整套的儀範和程式。東晉哀帝興寧二年(364),魏夫人的弟子楊羲、許謐在茅山創建“上清法壇”,用“九老仙都君”印。東晉安帝隆安年間(397—401),葛洪族孫葛巢甫撰著《靈寶經》30余卷,至南朝陸修靜再加增修,大行於世,在閤皂山建立“靈寶玄壇”,用“元始宗壇”印和“元始萬神”銅印。

北魏時期,道士寇謙之率先改革北方天師道,提倡禮度,改誦經“直誦”為“音誦”,從此齋醮誦經有了音樂的內容。寇謙之著《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和《箓圖·真經》,使科儀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和完善。

繼寇謙之後,南朝劉宋靈寶派道士陸修靜亦改革南方天師道,他在撰寫三洞經典的基礎上,修整了齋醮科儀。他曾撰著齋醮科儀百余卷,有關靈寶六齋、九齋、十二齋等不同齋儀及《升玄步虛章》等齋醮樂章多種。

經寇謙之和陸修靜整編修訂以後,齋醮科儀逐漸定型並走向完善。到隋朝時,基本上停滯不前,但仍受重視。

齋醮科儀歷經唐、宋、元各代,隨著道教的發展而盛行。

唐玄宗於開元十年(722)及二十九年(741),詔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二所,每年依道法齋醮。此間他還“於道場內親教道士步虛聲韻”,並詔道士司馬承禎、李含光等作《玄真道曲》、《大羅天曲》等。

唐武宗即位(841),召道士趙歸真等八十壹人人禁中,於三殿修金箓道場。帝幸三殿,於九天壇親受法箓。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是道教齋醮科儀的集大成看,他搜集、整理、編纂、刪定了南北朝以來的各種科儀。在此基礎上又新修了《太上正壹閱篆儀》、《洞神三皇七十二君齋方懺儀》、《道門科範大全集》等科醮書多種,影響十分深遠。

北宋太宗、真宗、神宗、哲宗、徽宗各朝,宮中設醮,史不絕書:

真宗於大中祥符二年(1009),令太常禮院詳定天慶道場醮儀,頒諸州。

徽宗於大觀二年(1108),頒金篆靈寶道場儀範於天下,令道士依法奉行。

金元之際,京中宮觀、大邑名山(如龍虎山、悶皂山、茅山等)均有設醮者。不僅正壹派道士,而且全真派丘處機、王處壹,太壹道蕭誌沖、蕭居壽等,亦皆先後承金、元皇帝之旨而主醮事,齋醮遂為各派所習。

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科儀仍流傳於民間。此階段出租了許多民間宗教,流傳十分廣泛,許多齋醮科儀被民間宗教所吸收。同時有許多大型的齋醮科儀因無力承辦而失傳,小型的齋醮科儀因進壹步簡化而更適合壹般群眾的需要;故壹直流傳至今。

清代龍虎山上清官提點婁近垣,整編齋醮科儀12卷,輯集成《黃箓科儀》,成為近現代科儀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