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的篇數:65篇
《楚辭》是我國古代壹部重要的詩歌作品集。楚辭在漢代又被稱作"賦",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屈原"乃作《懷沙》之賦"。實際上,楚辭作為壹種產生於楚地的獨立詩體,是不應與漢賦混淆的。漢賦是適應漢代宮廷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壹種半詩半文或稱帶韻散文的作品,賦壹般用主客問答為敘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鋪陳辭藻,詠物說理。楚辭則不同,它雖然也富於文采,描寫細致,含有敘事成分,但它以抒發個人感情為主,是壹種詩歌。它得名於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在我國南方楚地形成的壹種叫做"辭"的新詩體。這種詩體經屈原發揚光大,其後的宋玉等漢代作家繼續從事楚辭的創作。
《楚辭》之所以稱為"楚",是因為它的聲韻、歌調、思想乃至精神風貌,都帶有鮮明的楚地特點。從形式上看,《楚辭》打破了《詩經》以四言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長句句式,並保留了詠唱中的嘆聲詞"兮";從體制上看,它突破了《詩經》以短章、復疊為主的局限,發展成為"有節有章"的長篇巨幅,更適合表現繁復的社會生活內容和抒寫在較大時段跨度中經歷的復雜情感。另外,《楚辭》與音樂仍保持著較密切的聯系。
在楚辭之前的《詩經》,詩句以四字句為主,篇章比較短,風格樸素;楚辭則篇章宏闊,氣勢汪洋恣肆,詩的結構、篇幅都擴大了,句式參差錯落,富於變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豐富、文采華美、風格絢爛,都與《詩經》截然不同。壹般來說,《詩經》產生於北方,代表了當時的中原文化,而《楚辭》則是南方楚地的鄉土文學,《楚辭》的作品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及後來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間文學並加以創造性提高的結果。《詩經》和《楚辭》壹起構成了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兩大源頭,兩者分別開創了中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先河,成為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雙璧",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
《楚辭》是戰國後期產生於楚國的壹種詩歌樣式。楚國僻處南方,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與黃河流域諸國有很大差異,因而被視為"南蠻"。到春秋時代,楚國強大起來,成為"五霸"之壹。至戰國時代,各國政治、文化交流頻繁,楚國開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著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辭便是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中誕生的詩歌體裁,其創始者就是楚國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