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釋義:
1、雲:雲霄。
2、天空:重霄;九霄雲外。
霄 <名> 形聲。字從雨,從肖,肖亦聲。“肖”意為“變小變細”。“雨”和“肖”聯合起來表示“雨滴變小變細”。
本義:雨雲。雲是高空的霧,霧是地面的雲。因此,雨的源頭應該是漂浮的細小水滴群——雲。
二、詞義辨析:
雲和霄。“雲”即高空的霧團,不壹定變成雨雪落下來。“霄”指正在下雨雪的雲團,是地上雨雪的直接源頭。《後漢書·張衡傳》註曰:“霄,雲也。”此註曰不太確切。正確的註曰應該是:“霄,雨雲也。”
三、相關組詞:
碧霄、雲霄、九霄、重霄、霄漢、霄壤、森霄、犯霄、真霄、黅霄。
擴展資料: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雕切,?音宵。《說文》雨?為霄雪。從雨肖聲。齊語也。《爾雅·釋天》雨?為霄。
《註》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維霰。霰,冰雪雜下者,謂之霄雪。《疏》霄,卽消也。《韻會》霄雪,今人所謂濕雪也。著物則消。
又《玉篇》雲氣也。《廣韻》近天氣也。《揚雄·甘泉賦》騰淸霄而軼浮景。《註》師古曰:霄,日旁氣也。
百度百科_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