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全市海岸線289公裏,市區距香港187海裏,距臺灣高雄180海裏。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壹,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頭與16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與50個國家和地區的248個港口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53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大商社在汕投資興業。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2180人,人均耕地面積0.16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壹,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汕頭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而著稱於世。
汕頭歷史沿革
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宋時已形成村落,屬揭陽縣。 元代光華埠壹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 明初設蓬州守禦千戶所,嘉靖年間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 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 清康熙年間建沙汕頭炮臺。 雍正年間簡稱汕頭。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對外開市。1919 年冬設汕頭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1930 年準予設市,隸屬廣東省政府。
解放後,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在市區龍湖試辦經濟特區。1983 年12月22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汕頭地區,原地區所屬 8縣 1市並入汕頭市。1984 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 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 52.6 平方公裏,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1991年4月國務院批準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裏,並確定於是年11月正式實施。1991 年11月,潮汕行政區域調整,潮州、揭陽分設地級市。
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並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並為濠江區;升平、金園兩區合並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設為潮陽、潮南兩個區。調整後,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裏擴大到1950平方公裏,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54萬。只有128平方公裏的南澳縣建
汕頭旅遊:北回歸線標誌塔
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汕頭以西的雞籠山南面叫蜈蚣嶺的小山丘上,距市區20公裏。
北回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的緯線圈。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斷自轉外,還以橢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叫做公轉。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轉就形成了四季輪回。地球公轉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轉,地軸與公轉軌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夾角,因此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太陽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壹個地方,有時直射北半球,有時直射南半球。把太陽光直射在最北面的點連成壹條假想線,就叫北回歸線。壹年之中太陽光的垂直照射點就在北回歸線到南回歸線之間移動。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點左右,有壹瞬的時間直射北回歸線,從這壹瞬開始,北半球進入夏季。因此我們每年只有壹次能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
北回歸線是看不見的壹條假想線,建立了標誌塔,就使得人們能夠直觀地看到北回歸線的客觀實體,感覺到這條緯線的存在。它對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氣候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國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臺灣的嘉義、花蓮,廣東的汕頭、從化、封開和雲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標誌塔。到目前為止,我國是世界上建立北回歸線標誌塔最多的國家。
北回歸線經過地球上16個國家和地區,多屬沙漠和草原地帶,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爾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現所謂“回歸沙漠帶”,唯有經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臺灣 四省的地區,卻是另壹番景象。這壹帶林木繁茂,郁郁蔥蔥,雨量充沛,物產豐富,人們稱之為“神奇的回歸綠帶”。
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建成於1986年6月。塔的基座為花崗石砌成的三級圓形平臺,平臺上的主體建築是用漢白玉石鋪面的”北”字變形為支架的鋼筋混凝土支柱,支柱上托著壹個直徑五米的地球儀,地球儀的中軸自上而下有壹根直徑為45厘米,長5米的不銹鋼鋼管。每年農歷夏至日正午,當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塔時,日影穿過此管,就投射於觀賞臺中心設置的黑色花崗石圓心上。
在觀賞臺的東西方向上,鋪設壹條黑色的石板帶,標誌此線就是北回歸線,兩邊種植溫、熱兩帶植物。當我們兩腳跨踏此石板帶時,就置身於北溫帶與熱帶之間,似乎能感受到大地的轉動,有壹身跨越兩帶的神秘感。 “北標窺日”,就是“夏至”觀日的真實寫照。每年夏至(6月22日正午),觀日者十分踴躍,都爭相競睹這壹年壹度的“立竿不見影”的奇觀,親身感受這春夏交替的時刻。
北回歸線標誌塔周圍種植了很多樹木花草,鋪設了登山道路,在山巔還建起了“誇父亭”和“鄧林亭”(取《山海經》神話命名),路旁石壁上刻了很多登山旅遊者的詩詞。登上鄧林亭可以西望牛田洋寬闊的水面,東看古火山雞籠山。
“誇父亭”和“鄧林亭”取名與太陽有關,古籍《山海經》有壹則動人神話傳說:誇父就是大男子漢的意思。古時幹旱,他要征服太陽,追趕太陽,滿身淌汗,熱渴難忍,飲盡黃河渭水還不止渴,要去飲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誇父丟棄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鄧林。鄧林就是桃林。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地處我們這個海濱城市,造“誇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經》中的誇父追日的神話故事非常吻合。
汕頭旅遊:中山公園
汕頭中山公園於1926年奠基興建,1928年8月28日建成開放,總面積20.18公頃,其中玉鑒湖面積6.3公頃,是汕頭市現存建園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它四面環水,北面瀕臨韓江,可以眺望韓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橋與市區相連。中山公園地處鬧市區又沒有鬧市的喧囂。園內水面寬闊,綠樹成蔭,被稱為是汕頭的“市肺”。
(正門牌樓)
這是壹座具有中國建築傳統特色的牌樓,整體建築雄偉壯觀,古色古香。牌樓建於1930年牌樓由六根紅色大方柱支撐,柱高30米,底座由約1米見方的花崗巖石砌築,亭頂以琉璃瓦覆蓋,所以牌樓不但顯得堅固莊重,而且金碧輝煌。“中山公園”四個字是譚延闿手書,其書法結構嚴謹,端莊中透出秀氣,和莊嚴大方的牌樓正好相配。譚延闿是湖南茶陵人,清朝光緒年間的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以後跟隨孫中山革命,歷任都督、部長、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等職。他從政之余又研究書法,其書法在法歸頗有名氣。牌樓背面是孫中山手書放大的“天下為公”四個金字,行筆舒展,剛柔相濟,顯得俊逸開闊。高聳的紅色牌樓和碧綠挺秀的樹木交相輝映,構成壹幅美麗的畫圖,成為公園的標誌性景點之壹,所以很多遊客喜歡在此照相留念。
(假山)
這座假山是公園裏的壹絕。
假山高三層,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蝕風化的石頭和鋼筋水泥建造。其間有弈亭、梅亭、敘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賢亭、摘星亭等七個小亭。是典型的中國南方園林景致。由於石頭奇形怪狀,空洞而又相連;路徑設計得迂回曲折,壁洞既隱又現;山徑盤旋,無中見有,有中又無。所以漫步登山,別有壹番情趣。登上山頂眺望,只見綠竹樹木掩映,崎嶇的山石交錯其間,有壹種登高舒展之感。海風吹來,倍感涼爽。所以老人們整日都願在此流連;有的在寬闊地帶唱潮劇;有的在山洞裏唱潮州歌冊。人們壹面乘涼,壹面欣賞,自得其樂。
(九曲橋)
九曲橋建於1936年。有四面通風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兩邊又各有壹小亭,然後以橋聯成壹體。九個直角曲成的橋體點綴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園林建築的特色。亭子用黃琉璃瓦蓋頂,倒映在碧綠的湖水中,如詩如畫。橋是曲折的,人們漫步橋上,能不斷變換方向,得到“步換景移”的效果。憑欄可覽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魚戲逐,情趣盎然。因此,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成為園中八景之壹,被譽為“九曲煙波”。
(繩芝亭)
這是公園裏獨有的六角形西洋式涼亭,亭建於1931年,高7米、二層。是為紀念高繩芝先生對辛亥革命的貢獻而建。高繩芝,澄海人,是清末民初潮汕著名的華僑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對孫中山倡導的民主革命,不但積極支持,還捐款贊助以充軍餉;他還積極籌建汕頭開明電燈公司,為建設汕頭盡力。當時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曾撰《高繩芝先生紀念亭記》,裏邊說:“先總理首義惠州,君傾家相助,邦人追念君功,建亭中山公園紀念”。
(館花宮)
這是1986年建成開放的新景點。它采用中國庭園設計手法,庭廊相接,曲折回環。館中陳列著各種新奇花卉和盆景。這是壹個小型花苑,如果對盆景有興趣的遊客,在這裏可以欣賞到很多各具特色的盆景,在“縮景為寸”的天地中領略到各處大自然的美景。宮苑裏壹年四季鮮花盛開,有不少是熱帶或寒帶才能生長開花的品種,所以這裏又是壹個鮮花鑒賞的新天地。這座宮苑開放以來,每天都接待不少海內外旅遊團體和個人,他們都稱贊說:“這是南國獨有的壹條風景線”。
中山公園裏還有動物園、遊藝場、戲曲舞臺等遊樂設施。還有象瀕臨韓江、竹樹掩映,風景幽靜,被年青人稱為“情人堤”的堤岸,那裏也別具壹番情趣,不過我就不便陪大家前去,要自己去慢慢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