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的意思如下:
1.書;書冊:古~。經~。
2.登記隸屬關系的冊簿。引申指隸屬關系:國~。黨~。戶~。
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祖~。
籍,讀作jí。部首:竹;筆畫:20;五行:木;五筆:TDIJ。相關詞語:書籍、籍貫、古籍、黨籍、史籍、祖籍、國籍、客籍、外籍、版籍。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竹,耤聲。漢隸所從之“竹”或訛為從“艹”,或進而訛為從“艸”作,而與“艸”部之“藉”(義為狼藉)字相混。故文獻中常用“藉”為“藉”。“藉”之本義為古代登記賦稅、戶口等的檔案簿書,相當於現代的登記冊、戶口簿之類。
《說文》:“藉,簿書也。”《周禮·秋官·小行人》:“掌邦國賓客之禮籍。”鄭玄註:“禮籍,名位尊卑之書。”《漢書·尹翁歸傳》:“縣縣各有記籍。”“藉”皆用其本義。
引申之凡代表個人的隸屬關系及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多稱為“藉”,如戶籍、籍貫、國籍、學籍等。用作動詞,“藉”有登記、記錄、征收、沒收等義。《漢書·高帝紀上》:“籍吏民,封府庫。”義為登記。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賦車籍馬。”義為記錄。《詩·大雅·韓奕》:“實畝實藉。”義為征稅。古人之籍皆書於竹帛,引申之凡圖書、書籍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