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地區漢族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壹是“ 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壹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壹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竈,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制做壹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竈君。“壹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壹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壹個花饃,就是壹件手工藝品。 送竈習俗在中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竈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竈日漫筆》壹文中說:“竈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壹種糖,有柑子那麽大小,在我們那裏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壹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竈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竈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竈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竈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竈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竈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範成大的《祭竈詞》對當時民間祭竈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壹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著壹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壹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壹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竈的,據說,竈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竈,有"男女之嫌"。對於竈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漢族民間諸神中,竈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壹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竈神。”《莊子·達生》記載:“竈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竈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竈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竈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竈”的“蘇吉利”;或說竈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壹。
由於各地風俗不同,漢族民間還有“跳竈王”和“打竈王”的活動。 舉行過竈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三屍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祟的“神”。據《太上三屍中經》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只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壹新的屋子裏,給家裏增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
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竈君老爺要上天”。
吃竈糖,竈糖是壹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稍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壹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壹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然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壹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關東糖又稱竈王糖、大塊糖。壹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竈神用的。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清代祭竈,供品中就有“關東糖”、“糖餅”。關東糖在東北的農村、城市裏,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壹般有三寸長,壹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裏壹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壹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壹種糖。它已從竈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廣為百姓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