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姓石,有誰知道古代姓石的詩人或者明人,講下

我姓石,有誰知道古代姓石的詩人或者明人,講下

石姓在古籍《百家姓》排第188位,在中國大陸人口排名第81。在中國大陸人口排名第81(2006年統計數據);韓國人口排名第68使用人口約56500(?(韓國姓氏石通昔,為新羅三大王姓));臺灣人口排名第68位;日本人口排名4722。石姓出自姬姓,為衛大夫石碏之後裔。

歷史上姓石的名人石碏

石姓始祖,春秋衛國大夫。《左傳》中記載有“石碏大義滅親”的典故。他是衛靖伯之孫,有大功於衛,世為衛大夫,石碏之孫駘仲,以石為氏。

石作蜀

字子明,號卓子,冀(今天水市甘谷縣十裏鋪鄉)人。生於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歿於周敬王四十壹年 (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懷遠誌,聰穎敏學,仰慕孔子。成年後,不遠萬裏徒步東魯,投身孔門,得聖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藝,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壹。

石奢

楚昭王的國相,為人剛強正直廉潔公正,既不阿諛逢迎,也不膽小避事。壹次出行屬縣,恰逢途中有兇手殺人,他追捕兇犯,竟是自己的父親。他放走父親,歸來便把自己囚禁起來。他派人告訴昭王說:“殺人兇犯,是我的父親。若以懲治父親來樹立政績,這是不孝;若廢棄法度縱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該當死罪。”昭王說:“妳追捕兇犯而沒抓獲,不該論罪伏法,妳還是去治理國事吧。”石奢說:“不偏袒自己父親,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責,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則是為臣的職責。”於是石奢不聽從楚王的命令,自殺而死。

石申

魏國人,戰國中期天文學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著有《天文》8卷,西漢以後此書被尊為《石氏星經》。著名的《甘石星經》,為後人托名甘德、石申。

石奮

(?—前124)西漢大臣。字天威,號萬石君,河內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無文學,恭謹無比。初為小吏,侍高祖。帝愛其恭敬,召其姊為美人。以奮為中涓。文帝時官至太中大夫。景帝即位,列為九卿,身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號為萬石君。以上大夫祿養老歸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謹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司馬遷認為石奮雖不善言談,但卻敏於行事。

石慶

西漢丞相,石奮(萬石君)之子,曾經擔任太仆。壹次,他為天子駕車外出。天子問他總***有幾匹馬駕車。石慶用馬鞭逐個數完以後,舉起手說:“六匹。”在萬石君的子孫之中,石慶是最隨便的壹個,但還是這樣地認真。後來,他調任齊國的丞相,全齊國的人都仰慕他們家的品行,因此,他不用下什麽命令齊國就太平了。此後,齊國人還特意為他建立了祠廟以示敬仰,這就是石相祠。

石苞

(?-273年),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東漢末至西晉時期官員,三國時曹魏和西晉重要將領,晉朝開國功臣,官至西晉司徒。

石崇

西晉時為荊州刺史,以劫奪客商而積財產無數。與貴戚王愷、羊琇等爭為侈糜。八王之亂時,為趙王司馬倫所殺。

石冰

( ?~304 ),西晉時蠻族起義軍將領。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張昌發動荊州漢、蠻各族人民起義,派他分兵東攻揚州,擊敗刺史陳徽,占領揚州諸郡,不久攻破江州,臨淮(今江蘇盱眙)人封雲起兵響應,進攻徐州。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陳敏所敗,被迫北依封雲,與封雲同為叛徒張統所殺。

石勒

(274-333),後趙明帝,字世龍,原名匐勒,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非傳統意義上的正宗石姓,屬於少數民族改性。十六國時期後趙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從奴隸到皇帝整個世界歷史上的唯壹壹人。319年稱趙王。西晉羯族的來源,壹說類亞洲西境諸族人而非匈奴人,如夏曾佑;壹說是附屬於匈奴隨之入塞的羌渠部後裔,如王國維;壹說與匈奴有關但與匈奴不同屬,似來自西域,如黃文弼;壹說與羌族有關, 如呂思勉、錢穆;壹說屬西域月氏胡,如陳寅恪、姚薇元、王青;壹說來自中亞的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幹壹帶),如譚其驤;壹說西域胡占較大比重的雜胡,如唐長儒;壹說來自呼揭國遺民, 如陳可畏。諸說並存,各有所據。羯人高鼻深目多,信奉祆(音 先)教(即拜火教)。石勒父祖都是羯人部落的小帥。 沒於333年。謚號:明帝;廟號:太祖;安葬地:高平陵;曾用年號:太和(328年二月—330年八月);建平(330年九月—333年)。唐朝詩人司空圖有詩“石勒童年有戰機,洛陽長嘯倚門時。晉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預知。”

石敬瑭

生於唐景福元年(892年),卒幹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太原沙陀族人,非傳統意義上的正宗石姓,屬於少數民族改性,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即後晉高祖,936年至942年在位。石敬瑭為人辯察,多權術,好自矜大,所聚珍異,窮奢極麗,宮殿悉以金玉珠翠為飾。他對契丹百依百順,但對百姓卻如虎狼壹般,兇惡狠毒,用刑十分殘酷。石敬瑭晚年尤為猜忌,不喜士入,專任宦官。由是宦官大盛。由於吏治腐敗,朝綱紊亂,以至民怨四起。遊牧在雁門以北的吐谷渾部,因不願降服契丹,酋長白承福帶人逃到了河東,歸劉知遠。後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契丹遣使來問吐谷渾之鼎,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劉知遠,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憂郁成疾,於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時年51歲,謚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葬於顯陵(河南宜陽縣西北)。

石守信

(928年-984年),北宋初大將。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市)人。與趙匡胤結為義社兄弟。乾德初(963年),壹日晚上,宋太祖與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將領飲酒作樂;酒酣之際,太祖忽然說:“我非爾曹不及此。然吾為天子,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安枕而臥。”守信等人聽到心頭壹驚,惶恐下跪:“今天命已定,誰復敢有異心?陛下何為出此言耶?”太祖曰:“人孰不欲富貴,壹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守信等人謝曰:“臣愚不及此,惟陸下哀矜之。”太祖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等人謝日:“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隔天,諸將都遞上壹份奏章,推說自己年老多病,請求皇帝準以辭職。太祖壹壹照準,並給他們壹些閑官頭銜。石守信改授天平軍節度使出鎮鄆州(今山東東平),賞賜甚厚。這即是史謂“杯酒釋兵權”。開寶五年(972年),守信之子石保吉娶宋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隨宋太宗征遼。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徙鎮陳州。石守信以“貪婪無厭”著稱,史載“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巨萬。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

石介

(1005-1045)字守道,壹字公操。兗州奉符(今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橋溝村)人。北宋初學者,思想家。宋理學先驅。因曾創建泰山書院、徂徠書院,以《易》、《春秋》教授諸生,“重義理,不由註疏之說”,及關於“理”“氣”“道統”“文道”等論對“二程”朱熹等影響很大,開宋理學風氣之先聲,世稱徂徠先生。“泰山學派”創始人。天聖八年進士。曾任國子監直講,“從之者甚眾,太學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孫復、胡瑗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並稱“宋初三先生”,強調“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主張“息民之困”。從儒家立場反對佛教、道教、標榜王權,為宋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論據。主張文章必須為儒家的道統服務。曾作《怪說》等文,抨擊宋初浮華文風。著有《徂徠集》二十卷。

石泰

宋道士,號杏林。遇張伯端(即張紫陽),得授金丹之道。常以醫藥濟人,不受其謝,惟願病者植壹杏樹,久遂成林,人稱之為"石杏林"。

石君寶

元代戲曲作家。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生卒年不詳。以寫家庭、愛情劇見長。著有雜劇10種,現僅存3種:《魯大夫秋胡戲妻》、《李亞仙花酒曲江池》、《諸宮調風月紫雲亭》,另7種皆佚。今人孫楷第《元曲家考略》考出石君寶為女真族。姓石□,名德玉,字君寶,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去世,享年85歲。

石亨

明朝渭南人。善於騎射,具有較高的軍事指揮才能。因戰功進封武清伯,後參與明英宗奪門之變,深得明英宗賞識。但最終因結黨營私、幹涉朝政,得罪瘐死獄中。

石廷柱

遼東人。先世居蘇完,姓瓜爾佳氏。明成化間,有布哈者,為建州左衛指揮。布哈生阿爾松阿,嘉靖中襲職。阿爾松阿生石翰,移家遼東,遂以“石”為氏。石翰子三:國柱、天柱、廷柱。萬歷之季,廷柱為廣寧守備,天柱為千總。太祖師至,巡撫王化貞走入關,天柱先與諸生郭肇基出謁,且曰:“吾曹已守城門矣。”翌日入城,廷柱從眾降,授世職遊擊,俾轄降眾。

石柳鄧

苗族社會發展歷史上反抗封建壓迫剝削的傑出的農民起義領袖。

石濤

清代著名的畫家,凡山水、人物、花果、蘭竹、梅花,無不精妙。且能熔鑄千古,獨出手眼。其畫風,早脫前人窠臼,為清初畫壇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石玉昆

清子弟書演員。擅長《龍圖公案》。演唱時自彈三弦自唱,其唱調稱為"石韻"、"石派書"。相傳小說《三俠五義》、《小五義》等均是別人根據他的唱本改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