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秋分”到底“分”的什麽?

“秋分”到底“分”的什麽?

秋分(9月22-24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是壹個屬於秋天的節氣。我們可以把這個名詞拆分開來理解,它平“分”了晝夜長短(這壹天,地球上大部地區晝夜等長),同時也差不多平分了秋季(秋分居於秋季的中間)。

壹、平分晝夜長短

太陽在這壹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壹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壹天中白晝短於黑夜;北極附近也即將迎來壹年中連續6個月的漫漫長夜與連續6個月不滅的星空。

上面這壹段資料涉及到了地理和天文上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因為地球公轉,這壹天南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不包括南北極),晝夜等長,都是十二小時的白晝,十二小時的黑夜。壹年中只有兩次這樣的現象,另壹次就是春分。春分和秋分的名字來源非常的相似。

秋分過後,黑夜會越來越長,白晝會越來越短,知道冬至達到極點後,白晝會逐漸變長,而黑夜則不斷變短。

二、平分秋季

秋分位於秋季的中間。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秋分是屬於秋季的節氣中,比較中間的節氣。從時間上來看的話,秋分差不多平分秋季。秋分過後,秋意會更加濃厚。

三、秋分養生

了解了秋分“分”的是什麽以後,本著生命在於養生的原則,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老祖宗對於秋分的壹套養生理念吧!

“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素問·至真要大論》

《素問》是古代的壹本醫書,裏面蘊含著很多養生哲學。秋分是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在古人們推崇“陰陽平衡”,因此生活作息和飲食也要順應節氣,以達到某種平衡。下面是秋分養生的壹些小建議。

秋季鍛煉,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叩齒是道教文化,聽說練了這個,不容易生蛀牙。具體怎麽做就不清楚了)總之多鍛煉,有助於健康。

飲食調養:

多喝水。秋季氣候幹燥,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

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雪梨銀耳紅棗湯

個人感受:秋分和春分壹樣,是壹個很神奇的節氣,在這壹天,日夜等長,而且它們都恰好平分了自己所屬的季節。在人們還沒有命名二十四節氣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存在了,因此我覺得古人在命名方面,真的是充滿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