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疏肝散簡介

疏肝散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壽世保元》卷五:疏肝散 2.1 處方 2.2 功能主治 2.3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2.4 摘錄 3 《理瀹》 3.1 方名 3.2 組成 3.3 主治 3.4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3.5 加減 4 《青囊全集》卷上 4.1 方名 4.2 組成 4.3 主治 4.4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4.5 制備方法 5 《癥因脈治》卷三 5.1 方名 5.2 組成 5.3 主治 5.4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疏肝散 1 拼音

shū gān sǎn

2 《壽世保元》卷五:疏肝散 2.1 處方

黃連(吳茱萸煎水炒)6克 柴胡 當歸(酒洗)各4.5克 青皮(去瓤)桃仁(研如泥)枳殼(麩炒)各3克 川芎 白芍(酒炒)各2.1克 紅花1.5克

2.2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氣,活血通絡。治肝經氣滯血瘀,左脅下痛者。

2.3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上藥,銼散。水煎,空腹時服。

2.4 摘錄

《壽世保元》卷五

3 《理瀹》 3.1 方名

疏肝散

3.2 組成

柴胡1兩,陳皮1兩,青皮1兩,川芎5錢,當歸5錢,白芍5錢,枳殼5錢,香附5錢,瓜蔞5錢,丹皮5錢。

3.3 主治

脅痛。

3.4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同麩皮、醋炒,熨。

3.5 加減

氣,加烏藥、延胡索;血,加官桂、紅花;虛,加杜仲、萸肉;跌打傷瘀血,加大黃、炮山甲各5錢。

4 《青囊全集》卷上 4.1 方名

疏肝散

4.2 組成

柴胡1錢5分,赤芍1錢5分,陳皮1錢,川芎1錢,香附3錢,枳殼1錢,粉草8分。

4.3 主治

左脅痛。

4.4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溫服。

4.5 制備方法

上為散。

5 《癥因脈治》卷三 5.1 方名

疏肝散

5.2 組成

柴胡、蘇梗、青皮、鉤藤、山梔、白芍藥、廣皮、甘草。

5.3 主治

肝火不得臥,因惱怒傷肝,肝氣怫郁。

5.4 疏肝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疏肝散 《筆花醫鏡》:[卷二臟腑證治]肝部

泄瀉。為嘔吐。為呃逆。左脅痛。肝氣不和也。柴胡疏肝散、栝蔞散並主之。頭痛者。風熱也。清空膏主之。或...

《癥因脈治》:[卷三不得臥論]內傷不得臥

雷火升。肝火不得臥之治惱怒傷肝,肝火拂逆,疏肝散。謀慮傷肝者,四物湯加山梔、川連。木燥火生者,...

《雜病廣要》:[身體類]脅痛

餅糊丸服。當歸龍薈丸。(方見《骨蒸》中。)柴胡疏肝散,左脅痛,為肝經受邪,宜。柴胡青皮(醋炒各二錢...

《醫學傳燈》:[卷下]積聚瘕僻痞塊

陳湯。若痛無形質。不時而發者。非即癖。宜用柴胡疏肝散。至於腎積居於臍下。在女子多因血滯不行。男子多...

《癥因脈治》:[卷三痹證論]內傷痹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