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花櫚木(即花梨木)就有較深的理解。《古玩指南》中就提到對花櫚木的定義:“花梨為山梨木之總稱,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質均極堅硬而色紅,惟絲紋極粗。”
古籍《博物要覽》中提到花櫚木“花梨產交廣溪澗,壹名花櫚樹,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諸器。”《廣州誌》中有這樣的記載:“花櫚色紫紅,微香,其紋有若鬼面,亦類貍斑,又名和‘花貍’。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其節花圓暈如錢,大小相錯者佳。“《瓊州誌》中記載“花梨木產崖州、昌化、陵水。” 明代《西洋朝貢典錄》中記載花櫚木的種類,說“花梨木有兩種,壹為花櫚木,喬木,產於南方各地。壹為海南檀,落葉喬木,產於南海諸地,二者均可作高級家具。”
花櫚木在中國應用的歷史相當久遠,早在唐朝時期,花櫚木就被廣泛的使用,用花櫚木制作成的器物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愛。唐朝著名的著作《本草拾遺》中記載:“櫚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明朝的《格古要論》詳細的描述了花櫚木的產地和特性:“花梨木出男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愛,花粗而色淡者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