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但凡對中醫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黃芪是壹味良藥,而在名目眾多的中藥材裏,唯有黃芪被稱為“補氣之最”,醫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更是將其列為上品,不僅如此,黃芪還是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的佳品。對於想益氣固表的特稟體質者來說,絕對離不了黃芪這壹劑補氣聖藥。
自古以來,黃芪都是壹味良藥,對於其藥效,著名中醫李時珍深有體會。
在李時珍20多歲時,由於他長期伏案苦讀,壹不小心患上了嚴重的感冒病癥,不但整天咳嗽個不停,還經常出現氣短喘促的癥狀。剛開始時,他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底子好,根本沒將這次的感冒當回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漸漸惡化,即使服用了柴胡、麥冬、荊芥、竹瀝等藥物,也絲毫不見成效,短短1個月的時間,他已經被折磨得形銷骨立,甚至奄奄壹息了。
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是當地負有盛名的大夫,他見兒子的病情壹天天的嚴重,便絞盡了腦汁,最後,他決定用壹兩黃芪、半升水,煎成湯汁後給兒子服用。就在這時,驚喜出現了,李時珍的病癥開始好轉,不但痰少了,連咳嗽也減輕了,於是,李時珍繼續服用這味藥,幾天之後竟然奇跡般地痊愈了,全家得知這個消息後大喜,李時珍自己也感慨萬千。
後來,激動不已的李時珍,在自己的《本草綱目》之中,寫下這樣的文字:“(黃芪)功用甚多,而其獨效者,尤在補血。”就這樣,黃芪益氣補血的功效為人們所熟知,並經常被拿來當做食療的首選,以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食少氣虛、表虛萎黃等癥狀。
中醫認為,黃芪味甘性微溫,入肺、脾、肝、腎經,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據醫學古籍《本草正義》中記載:“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這段文字的意思是,黃芪能起到益氣補血、滋養脾胃的功效,尤其對於患有中氣減弱、脾胃不和、清氣下陷等癥的特稟體質者,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氧化、抗腫瘤、增強身體免疫力等作用,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此外,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它對於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亦有療效。
既然黃芪益氣固表的效果如此好,那麽,怎樣才能將其應用到飲食中呢?下面,就為特稟體質者介紹幾種以黃芪為主的藥膳。
人參黃芪蓮子粥這道粥的做法非常簡單,準備粳米60克,人參5克,黃芪30克,鮮棗50克,蓮子15克;將人參與黃芪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成汁;將紅棗去核洗凈,將蓮子去心洗凈備用;將人參、黃芪汁倒入鍋中,在加入適量清水後,放入紅棗、蓮子、粳米壹起煮成粥即可食用。這道粥具有理氣活血、溫中調經的功效。
黑豆黃芪紅棗牛肉湯這道湯的做法很簡單,準備牛肉(肥瘦相間)200克,黑豆30克,黃芪30克,幹棗50克,以及適量的鹽;先將黑豆、黃芪、紅棗清洗幹凈,再將牛肉洗凈切塊;把全部材料壹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煮3個小時,最後放入鹽調味即可食用。這道湯具有健脾和胃、益氣固表的功效。
黃芪鯉魚湯這道湯的具體做法如下,準備鯉魚500克,黃芪50克,糯米30克,以及適量的姜、鹽;將黃芪與糯米清洗幹凈,將鯉魚去鱗、鰓後洗凈,再將襦米放入魚肚內;起油鍋,用姜把鯉魚爆至微黃後盛起備用;將鯉魚與黃芪壹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3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這道湯可以起到補脾益氣、清熱利濕的功效。
當歸黃芪烏雞湯這道湯的做法如下,準備烏骨雞1只,當歸3片,黃芪15片,姜3片,以及適量的食鹽;將烏雞切成大塊後清洗幹凈;將焯水後的烏雞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當歸、黃芪與姜片先用大火煮開,再改用小火燉3個小時;在出鍋後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食用。這是壹道補氣的食療聖品,不但能夠達到血氣雙補的功效,還可以益氣固表。
溫馨提示黃芪作為壹味藥材使用,是有利也有弊,在特稟體質者食用時,壹定要註意它的使用禁忌,否則,不但不能達到益氣固表的功效,反而還會誤傷自己的身體。黃芪有生黃芪與灸黃芪之分,壹般來說,灸黃芪大多用在補中益氣這方面,而對於需要利水、托毒生肌的人而言,則應該使用生黃芪。除此之外,黃芪也不能用量過大,通常以30~60克為宜,否則,會出現胸悶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