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典故是什麽意思

典故是什麽意思

典故的意思是指詩文裏引用的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

拼音:diǎn gù。

引證釋義:

1、?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讌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北史·高隆之傳》:隆之性好小巧,至於公家羽儀,百戲服制,時有改易,不循典故,時論非之。

2、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老舍《茶館》第三幕:青是山,綠是水,花花世界,又有典故,出自《武家坡》!清·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壹》:語雜詼諧皆典故,老傳著述豈初心。

近義詞:故事、掌故、典籍、智取。

典故造句

1、這篇文章濫用典故,有些句子讀起來有晦澀之感。

2、這首詩裏堆砌了大量典故,顯得太過矯揉造作。

3、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典故讓人不禁贊嘆和敬佩。

4、在前往中學的小面包車,大哥哥給小朋友講了“君子絕交不出惡語”的典故。

5、張大爺給我們講述了“嫁雞逐雞,嫁犬逐犬”的成語典故。

6、仉氏含辛茹苦,為教育年幼頑皮的孟軻,留下了殺豚不欺子、三遷擇鄰、斷織勸學的著名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