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2、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
3、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4、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6、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7、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8、當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返壹無跡;不當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9、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
10、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1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12、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
1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14、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醜窮,不拘壹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顯則明。萬物壹府,死生同狀。
15、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16、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17、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8、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
19、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20、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21、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22、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23、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誌,聖人貴精。
24、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25、髑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
26、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27、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裏。
28、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29、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
30、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
31、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32、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33、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34、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
36、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37、鷦鷯巢於深林,不過壹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38、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9、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
40、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41、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42、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43、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4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45、彼亦壹是非,此亦壹是非。
46、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壹指也,萬物壹馬也。
47、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48、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壹。
49、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0、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
51、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52、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
53、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54、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5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56、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57、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58、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59、朝受命而夕飲冰。
60、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61、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
62、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63、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壹也。
64、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
65、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66、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67、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68、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6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70、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為殉,壹也。
71、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壹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於其間哉!
72、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73、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
74、水止以靜,而後存之。壹生壹。二靜至靜,天道無常。至今為。
75、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
76、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77、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78、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79、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80、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81、獨善其身者,難成大事。
82、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83、天地與我並存,萬物與我為壹。
8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85、白玉不毀,孰為珪璋。
86、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87、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88、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
89、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90、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91、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92、莫逆於心,遂相與友。
93、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94、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講橫話。
95、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9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97、時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於行之美惡。
98、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99、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100、隨意漂流,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道去向何方;無拘無束,遊於無窮.我又知道什麽。
人物資料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戰國中期宋國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莊子生平只做過宋國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
莊子的九句經典語錄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壹說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人)。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學問知識是無窮盡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是必然會失敗的。
人對知識的需要,猶如對水的需求,甚至更甚壹籌。
對壹塊土地而言,水過少則幹渴,過量,則成災。
因此,對於知識的追求也是如此,不要過猶不及,要恰到好處。
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如同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壹樣,壹眨眼就過去了。
小時候寫作文經常用到這句話,當時年幼讀不懂什麽意思,等長大後回想起來,才明白何為“白駒過隙”。
時光匆匆,人生苦短,所以更要懂得珍惜和珍重,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重自己!
人生短暫,沒時間糾結,也沒時間計較。
妳要活給自己看,別人都只是過路的風景。
3、“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
世俗的人都喜歡別人贊同自己而厭惡別人不同意自己;贊同自己就喜歡,不同意自己就厭惡。
人的內心都是柔軟且虛榮的。
當別人同意妳並誇獎妳的時候,虛榮心就得到了滿足。
而當有不壹樣的聲音出來的時候,就好像自己的自尊心被踐踏壹樣。
其實這種心理也是人之常情,但我們要意識到這種心理可能會讓我們錯過許多進步的機會,畢竟“忠言逆耳利於行”嘛!
4、“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人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與愚鈍,肉體的死亡倒是還在其次。
有些人死了,但還活著。
有些人活著,卻已經死了。
壹個人若只是徒有壹副皮囊,沒有思想,那麽他智慧成為行屍走肉。
這要比死亡還悲哀。
5、“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不要去和井中之蛙討論大海,井中之蛙生活在井底這樣狹小的空間,不會明白大海的浩瀚;
不要去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只活壹季的蟲子,體會不了冬天的冰雪。
勿與傻瓜論短長。
不要去和不在同壹層次的人爭論,這樣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假如對壹個沒有讀過書的人談論詩詞歌賦,不僅妳會覺得“對牛彈琴”,對方也會覺得妳“不說人話”。
6、“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不能因為壹只狗善叫就認為它是好狗;不能因為壹個人能說會道就認為他是賢人。
無論是生活中看壹個人是否可靠,或是工作中看壹個人是否賢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說會道為依據,誇誇其談的人不壹定有才有德,看人關鍵要看他的行為,是否言行壹致。
《三國演義》裏諸葛亮斬了失街亭的馬謖後,想起劉備臨終前評價馬謖說,“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方才悔恨不已。
7、“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壹個喜好當面阿諛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裏詆毀別人。
生活中常常遇到壹種人,每次見面永遠都擺出壹副笑臉迎人的樣子,在妳面前可以把妳誇上天。
這種人要格外註意,因為在妳背後捅刀子的人很可能就是他。
8、“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謀劃事情沒有主見,就會被事情困住;做事情沒有準備,肯定會失敗。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在機會面前妳毫無準備,那麽註定是無法抓住奇跡的。
陳勝、吳廣在被征發的路上看到了人民悲慘的遭遇,看到了人民對暴秦的憎恨,抓住機會壹舉起義得到了人民們的支持,從而*了暴秦的統治。
只有做好了準備,才能取得勝利的機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9、“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想說服別人,或者是感動別人,只能用自己最真摯的感情來表達。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曾三顧茅廬,正是他三顧的態度讓諸葛亮看到了他的真誠,幫助他做出統壹全國的宏偉藍圖。
待人真誠,別人自然也會真誠待妳,只有態度誠懇感情真摯表裏如壹的人,才更有機會打動別人。
於丹莊子心得經典語錄1、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2、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妳內心的安寧。
3、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壹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4、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壹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壹點欣慰的理由。
5、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6、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7、其實什麽是老師呢,我有壹個學生,她給我的壹個小禮物讓我明白什麽是老師。
壹個小女孩,她在軍訓的時候,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裏面給我做了壹幅禮物,因為她想趕在我生日的時候送給我,她是自己壹針壹針地繡了壹幅小小的十字繡,然後放在壹個有機玻璃的罩子裏面給了我。我當時看的時候沒有看明白,看到裏面繡的是壹個很優雅的女人,彎著腰拿著壹根針,然後底下有壹個鼻涕兮兮的小臟孩,然後舉胳膊,她抓著那個小孩的胳膊。我還問這個女孩,我說哎呀,她幹什麽,是給他打預防針嗎?然後那個小女孩就笑了,說妳自己看吧,她就走了。
後來我從那個玻璃罩子摳出來壹封信,疊得小小的,那封信裏她給我講,她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們來到地上是因為他們的翅膀斷了,那麽在他還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他壹直想要尋找為他縫補翅膀的人。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裏沒有人嘲笑這些孩子的青澀、莽撞、唐突,能夠包容他們,能夠愛他們,能夠鼓勵他們縫起翅膀,重新還記起天空,她說我遇到妳其實就是遇到了壹個給天使縫補翅膀的人。
其實這是我覺得迄今為止對老師這個角色最好的壹種解釋。
8、所謂體驗就是“以身體之,以血驗之”,那是壹種非常深刻地浸潤。
9、悟是壹個漫長的過程,不斷地參悟、歷練,就是妳心中有壹種儀式。
10、在我看來,莊子也罷,孔子也罷,所有作用於生命個體的古聖先賢學說,就只有壹個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妳的內心覺得妳是清醒的、充盈的,妳有幸福感,那我就覺得這就是先賢的壹種意義了。
11、真正的文化經典,都是那種可以無比深刻,但也可以無比簡單的東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內涵,簡單是它的表面形式。簡單與深刻有時並不矛盾。
12、在傳播學上有壹個原則,就是妳要永遠保持它那種特別簡單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樣子,這才易傳播,妳把它整的特別深邃的話,就傳不出去了。再傳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簡單、傻瓜。
13、我爸對我的教育,就是壹切從源頭開始。
14、我喜歡把生活分成兩個層面:生命層面,生存層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謂生命層面,就是自己的內心要有所執守的東西;而所謂生存層面,就是妳在現實中建功立業的東西。
15、壹個人,在妳年輕的時候,妳有責任把妳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妳不能說在妳年輕的時候壹個人就逍遙去了。其實,這種不入世,會讓人沒有壹種價值實現感,而且妳也挺不負責任的。
16、人生其實就是木桶效應,妳永遠不要追問妳那塊最高板——妳什麽地方更優秀,而妳最低的板,最該去考慮。
17、《莊子》裏面我很喜歡的壹段話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莊子名言,莊子語錄1.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壹。
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木》
5.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6.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7.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8.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逍遙遊》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
10.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齊物論》
11.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12.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莊子。大宗師》
13.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14.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5.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生主》
1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莊子人間世》
17.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莊子齊物論》
1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間世》
1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20.不以物挫誌。《莊子天地》
2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22.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誌,聖人貴精。《刻意》
23.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刻意》
24.扁子曰: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達生》
25.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山木》
26.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天地》
27.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天運》
28.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壹氣耳。《莊子知北遊》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遊》
30.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3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讓王》
32.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33.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讓王》
35.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36.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間世》
37.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3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壹是非,此亦壹是非。
39.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40.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莊子養生主》
4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遙遊》
4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43.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刻意》
44.黃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知北遊》
45.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山木》
4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莊子讓王》
47.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8.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49.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50.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51.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
52.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53.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人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