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老人要怎麽足療

老人要怎麽足療

養生之道網導讀:老人如何足療?中醫古籍說“精從足底生”,又說“人老腳先老”,可見足療對於老年人的養生保健起到的重要作用。下面教妳老人如何足療。

 老人如何足療?

 足療,在中醫理論中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腳部的保健對我們身體的健康是有影響的。老人足療有什麽作用呢?

 足療是運用中醫原理,集檢查、治療和保健為壹體的無創傷自然療法。

 足療包括兩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是人體的陰晴表,能夠很準確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

 足療,即熱水洗腳,加之壹些科學的腳部按摩。實踐證明,足浴是壹種簡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國民間素有“睡前壹盆湯”的習慣做法,和“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除濕祛暑;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的說法。

 中醫學對腳部的保健非常重視。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連接人體臟腑的12 條經脈,其中有6條起於足部,腳是足三陰之始,足三陽之終,雙腳分布有60多個穴位與內外環境相通。如果能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能刺激這些穴位,促進氣血運行、調節內臟功能、舒通全身經絡,從而達到祛病驅邪、益氣化瘀、滋補元氣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有無數的神經末稍與大腦緊密相連,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因此,經常用熱水洗腳,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從理療學的觀點看,熱水洗腳是壹種浸浴療法。洗腳時,水溫以40至50℃為宜,水量以淹沒腳的踝部為好,雙腳浸泡5至10分鐘。同時,用手緩慢、連貫、輕松的按摩雙腳,先腳背後腳心,直至發熱為止。

 這樣,能使局部血管擴張,末稍神經興奮,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如能長期堅持,不僅有保健作用,還對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失眠、多夢等癥狀有較好的'療效。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藥物,還能防治感冒、腳疾、凍瘡和關節痛等癥。

 中老年人足浴應註意如下幾點。

 壹忌空腹時足浴

 因為在足浴過程中身體消耗很多熱量,中老年糖原儲量較青年時少,容易因血糖過低發生低血糖性休克。

 二忌餐後立即足浴

 如果飯後立即足浴舍因氣溫的升高、熱水的刺激,使皮膚血管膨脹,消化器官中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妨礙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三忌水溫過高

 洗足水過熱會有後患,如果在過熱的水中浸泡或淋浴過久,對老年人來說,可使身體及四肢的血管大幅度擴張,大量血液流向周圍血管,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產生頭暈、眼花、惡心等癥狀,甚至發生昏迷和猝死。因此水溫切忌過高,最好相等或略低於體溫,以36-37度為宜。

 四忌用力搓擦皮膚

 有人足浴喜歡拼命搓擦皮膚,造成表皮損傷,甚至出血,這舍使皮膚這壹人體自然防線的防禦能力下降,在皮膚破損處細菌或病毒會乘虛而入。

 五忌在水中久泡

 如果在水中久泡,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容易引起大腦暫時性缺血,嚴重時可暈倒。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在熱水中久泡有誘發中風的危險性。

 六忌用堿性強的肥皂或各種香波乳劑足浴

 這些堿性化學物質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瘙癢和炎癥。老年人宜用含脂肪較多的羊毛脂皂或香皂,搽皂後多用些清水沖洗幹凈。

 七忌在非流動水的大浴池足浴

 這種洗浴方式不僅不衛生,而且是傳染皮膚病的媒介,應予以廢除。

 八忌足浴過勤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滋潤能力較差,如果足浴過勤,舍使皮膚因缺乏油脂而變得粗糙、幹燥、皮屑過多,甚至發生皮膚裂紋或損傷。四季浴足的頻率應有別,洗足的次數,壹般每天壹次,因治療需要也可以每天兩次,但老年人應以每天次為宜。若因勞作汗出很多時,需隨時足浴。壹般入在冬季可壹日壹次,夏季每日兩次。

 九忌過度使用肥皂

 足浴時不要過度用肥皂。因為過度用肥皂容易過多地洗掉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使足部皮膚幹燥,特別是老年人更應註意。

 十忌足浴當風

 老年人壹般喜歡洗熱水腳,有很多老人還喜歡熱水燙腳,全身出透汗才感到舒服。但這時必須註意避風,否則不僅舍引起感冒,還會引起腰腿痛,成為長年不愈的慢性病。

 健康的養生方式才能延年益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