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元亨利貞詐騙
「元亨利貞」四字是《周易》卦辭記事之總符號.各卦出現「元亨利貞」四 字的情形不壹:有「元亨利貞」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貞」,「亨利貞」三字者;有「元亨」,「元貞」,「亨利」,「亨貞」,「利貞」二字者:有「亨」,「利」,「貞」壹字者,亦有無「元亨利貞」4.《易.幹》之〈文言〉,〈彖〉對「元亨利貞」的解釋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將「元亨利貞」作四,二,壹的分法5,〈彖〉是將「元亨利貞」分為三6.向來學者對「元亨利貞」之闡述眾說紛紜,但所論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則或人倫道德法則.由於伊川先生是宋代易學義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試著從幹,坤,屯,隨,臨,無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貞」四字,經由《易程傳》的解釋,來探究程頤易學思想之特質. 「幹,坤,屯,臨,隨,無妄,革」七卦卦辭之「元亨利貞」,在程頤很審慎闡述之下,可合並其意義有三:幹之「元亨利貞」是天道,君道,陽,有剛健之德,四者是相輔相成,不可缺壹22,是創生萬物的原動力,有「始,長,遂,成」之義.坤之「元亨利貞」是地道,臣道,陰,是柔順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與幹同為天地之道,陰陽之本,但幹為主,坤是從.「屯,臨,隨,無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貞」,是作二分法,即「大亨」與「利於貞正」,與乾坤兩卦「元亨利貞」意義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貞」四德,雖有異於乾坤,但各有其特質,如屯卦有「始生」之德,無妄卦有「至誠」之德,隨卦有「從」之德,革卦有「變」之德,臨有「大」之德,此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貞正,則必能大亨. 關鍵詞:程頤,易經,卦辭,元亨利貞 前言 《易程傳》是伊川先生以壹生五,六十年的心力所完成之精典傑作1.從易學發展史來看,《易程傳》是伊川先生承繼王弼易學方法論,使義理派的易學研究2,能邁向嶄新的裏程碑3;從宋明理學而言,《易程傳》以闡述《周易》的義理,來揭示伊川先生對自然,政治,人生,道德等哲學的觀點,是以《易程傳》是探索伊川先生思想理路的壹部重要著作. 「元亨利貞」四字是《周易》卦辭記事之總符號.各卦出現「元亨利貞」四 字的情形不壹:有「元亨利貞」四字俱全者;有「元亨利」,「元利貞」,「亨利貞」三字者;有「元亨」,「元貞」,「亨利」,「亨貞」,「利貞」二字者:有「亨」,「利」,「貞」壹字者,亦有無「元亨利貞」4.《易.幹》之〈文言〉,〈彖〉對「元亨利貞」的解釋有不同的分法,如(文言)將「元亨利貞」作四,二,壹的分法5,〈彖〉是將「元亨利貞」分為三6.向來學者對「元亨利貞」之闡述眾說紛紜,但所論不外乎是宇宙自然法則或人倫道德法則.由於伊川先生是宋代易學義理派之代表,是以本文試著從幹,坤,屯,隨,臨,無妄,革七卦有「元亨利貞」四字,經由《易程傳》的解釋,來探究程頤易學思想之特質. 程頤對「元亨利貞」四德闡述 《易程傳.序》:「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此為程頤對《周易》之價值,予以極高之肯定,他認為《易》理是隨時變易,非壹成不變,須依時境變遷,乃能掌握《易》理,同時他也認為《易》理無所不包,即萬物萬事之理皆在其中,由此可得知天理幽明之故,事物之情,與開物成務之道.《易》學中的理象,程頤認為是合壹,《易程傳.序》:「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壹源,顯微無間」,此說明以理為體,以象為用,以至著顯形的象,去探尋至微無形的理,則無所不得7,這種「因象明理」,「以理解易」的方法,與僅談象數不談義理的象數派是有所不同,與王弼「得意而忘象」有所區別8. 「元亨利貞」四字是《周易》卦象辭之綱領,凡《周易》言義理無不由此四字推衍闡發.由於幹,坤,屯,隨,臨,無妄,革七卦之卦辭有連用「元亨利貞」四字,雖其中有添加壹些言辭來解釋其卦義,但仍有每壹卦特殊的意義.《易程傳》對這七卦,不論是從取義或取象的層面來說,各有不同的論述,由此可看出程頤對「元亨利貞」有不同的見解.在此約略可歸納為六項. 幹體剛健 幹 (幹下幹上)「元亨利貞」,卦辭僅四字,〈文言〉首先為「元亨利貞」作詮釋9:「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幹:元亨利貞.」10,此為以倫理道德來解析「元亨利貞」,是依人道來說的. 《周易.幹.彖》:「大哉幹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幹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此以天道有「元亨利貞」四德能生成萬物,使萬物各正性命. 《子夏易傳》:「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幹稟純陽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開通諧和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幹而行四德,故曰幹:元亨利貞矣.」11,此除為「元亨利貞」作個別解釋外,仍以幹具有「元亨利貞」四德,能創生萬物,而君子欲效法「幹」體而使人事能開通諧和貞固. 程頤在前賢剖析「元亨利貞」的成就之上,又作更明確的闡述,其對〈幹〉「元亨利貞」的意義,概括可分為三點:幹體剛健-《易程傳.幹》:「幹,天也,天者天之形體,幹者天之性情.幹,健也,健而無息之謂幹.」12,幹是天之象,天日夜運轉不息,終年不渝,常保有其剛健之性,是以程頤以「天行健」之「健」來釋「幹」意.幹是天道-《易程傳.幹》:「夫天,專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也.分而言之,則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以功用謂之鬼神,以妙用謂之神,以性情謂之幹.幹者萬物之始,故為天,為陽,為父,為君」.幹卦純陽,體現剛健之道,以天而論,其運轉必有遵循的規則,即「天道」,天都不能違背其道,何況是萬物 而天下之理皆是由此而出13,是以它是宇宙自然的主宰,是萬物生成之始,它的屬性是陽剛,有如壹家之父,壹國之君,同時它的功用有如鬼神變化無窮.「元亨利貞」是幹道生成萬物的步驟-《易程傳.幹》:「元亨利貞謂之四德,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幹體既為剛健之德,而剛健之德又何以顯現其作用與功能 前賢就以「元亨利貞」來解釋之,但「元亨利貞」四字抽象非具體,古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程頤將它看作萬物生成的步驟.首先幹有始生萬物之德,萬物經由「雲行雨施」就能長養順遂,最後成實14.這種成長的步驟,看來到此就終結,其實它仍是循環不已,生生不息.這也就是幹體「元亨利貞」的特性,其它卦雖有「元亨利貞」四字,但無其作用與力量,此為程頤特別認為「唯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則隨事而變焉.」 綜歸上述程頤對「幹」認定,是取象於天的性質,它是剛健,而不是取象於天的形體,而以「元亨利貞」來說明天道對萬物成的狀況,但有人以春夏秋冬的交叠來說明「元亨利貞」,也有將「元亨利貞」運用在人事上,說成為仁義禮智四德15,這種說解是程頤未有強調的. 坤體柔順 坤 (坤下坤上)「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卦辭有廿九字,較幹卦「元亨利貞」多廿五字,其實「牝馬」,「君子」,「得朋」,「喪朋」均就人物來說明坤道,此較之幹卦的義理更為清晰.程頤對坤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各分為三點:坤德柔順-《易程傳.坤》:「坤,幹之對也,四德同,而貞體則異.幹以剛固為貞,坤則以柔順為貞.牝馬柔順而健行,故取其象日牝馬之貞.16.乾坤同有「元亨利貞」四德,但貞體各異,幹以剛固為貞,坤以柔順為貞,坤為地之德性,其內容為柔順,承天而行,以柔順來應幹,牝馬有柔順健行之德,故取其象以明坤卦柔順之性.坤是臣道-《易程傳.坤》:「君子所行柔順而利且貞,合坤德也.-----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勞於事者臣之職也.」,此為以君臣人事論坤道.坤具備「元亨利貞」四德,但須有牝馬之貞,這樣所往才能有利;坤是從命,有完成幹命的責任,因此它是任重道遠;牝馬的德性即是良臣的品格,能完成君主的重大使命,又能謹守臣道,不叛其君.在強化尊卑等級的觀念中,程頤對君臣之責有嚴密的劃分,尤其強調人臣之道要做到謙恭自牧,竭其忠誠,致力才能,有功有善歸之於君,有困艱則臣要挺身戮力,不得明哲保身.以陰從陽論坤義-《易程傳》:「陰,從陽者也,待唱而和,陰而先陽,則為迷錯,居後乃得其常也.主利,利萬物則主於坤,生成皆地之功也.-----西南陰方,東北陽方,陰必從陽,離喪其朋類,乃能成化育之功而有安貞之吉,得其常則安,安於常則貞,是以吉也.」,程頤認為幹是陽是主,坤是陰是從,陰順陽而居後是正道,若陰先陽在前則會有所迷悟,是以能以先陽後陰為常道,則必得其貞吉.程頤還以「氣」來解釋陰陽造化之功,幹為陽氣,坤為陰氣,陰陽本屬不同方位,若陰從陽,雖離喪其朋類,但卻有生化萬物之功,此說與孔穎達將陰陽以人事來論,是有所區別17. 屯難盈滿 屯 (震下坎上)「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卦辭有十二字,較幹卦「元亨利貞」僅多八字.「勿用有攸往,利建侯」,這是以人事而言,當在險難時,不得貿然前往,必須認清時勢,能立君以建立有效的統治秩序,這樣才能亨通.此較之於幹卦,其義理更為清澈.程頤對屯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三點:屯有萬物始生之道-《易程傳.屯》:「屯,〈序卦〉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萬物始生,郁結未通,故為盈塞於天地之間,至通暢茂盛,則塞意亡矣.天地生萬物,屯,物之始生,故繼乾坤之後.」,此以〈序卦〉來說解「屯」義有萬物始生之道18.屯是乾坤二卦始交而產生的第壹卦,正象萬物始生,充塞於天地之間,在古人看來,天地開始產生萬物,萬物是處於壹片混沌之中,阻塞郁結,未有亨通,這時候的狀態就是「屯」.屯有屯難之意-《易程傳.屯》:「以二象言之,雲雷之興,陰陽始交也.以二體言之,震始交於下,坎始交於中,陰陽相交,乃成雲雷.陰陽始交,雲雷相應而未成澤,故為屯;若已成澤,則為解也.又動於險中,亦屯之義.陰陽不交則為否,始交而未暢則為屯,在時則天下屯難,未亨泰之時也」,此以卦象來說解「屯」義.屯卦之下卦為震,震義為動,上卦為坎,坎義為險,動而遇險,動在險中,是以屯有屯難之意,屯難以人事而言,是事業開始的難,不是長期累積的難,只要能固守貞正,能建立統治的秩序,則必能化難為易.屯有大亨之道-《易程傳.屯》:「屯有大亨之道,而處之利在貞固,非貞固何以濟屯 」,屯之四德不同於幹之四德,幹之「元亨利貞」是天之道,自然規律,它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利.而屯之四德是就社會人事的規律而言,是將「元亨利貞」分為二義,即「大亨」與「宜貞固守正」,屯雖有大亨之道,但必須堅守貞正,這樣才能達到順利通暢的境界.19. 四,隨時變革 隨 (震下兌上)「元亨利貞,無咎」,卦辭僅六字,較幹卦「元亨利貞」僅多二字.「無咎」是說明隨能得其正道,就能無悔咎,此從人事而言.程頤對隨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二點:隨有跟從之意-《易程傳.隨》:「隨,〈序卦〉:『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夫悅豫之道,物所隨也,隨所以次豫也」,此以〈序卦〉來說解「隨」義;又曰:「為卦,兌上震下,兌為說,震為動,說而動,動而說,皆隨之義,---又震為雷,兌為澤,雷震於澤中,澤隨而動,隨之象也」,此以卦象來說解「隨」義;又曰:「幹之上九來居坤之下,坤之初六往居幹之上,陽來下於陰也,以陽下陰,陰必說隨,為隨之義」,此以卦變說解「隨」義20.程頤以為「隨」的含義,有物從己和己從物兩方面,凡是人君之從善,臣下之奉命,學者之徙義,臨事而從長,都是「隨」義.隨道要以貞正為本-《易程傳.隨》:「隨之道,可以致大亨也…隨得其道則可以致大亨也…隨之道,利在於貞正,隨得其正,然後能大亨而無咎.失其正則有咎,豈能亨乎 」,此將隨卦「元亨利貞」分為「元亨」和「利貞」來解說,不論是以己隨物或以物隨己,必須以貞正為前提,然後才能大亨無咎.程頤認為要大亨無咎,固然要以貞正為本,但不能忽略「時」.21.為隨而不大通,是逆於時;相隨而不為利正,則有災禍,因此能得時,則必會大通利貞,無殃禍發生. 革 (離下兌上)「已日乃孚,元亨利貞」,卦辭有八字,較幹卦「元亨利貞」多四字.變革之事,難以壹時見效,使民遽信,須隔多時,等到功績已顯,則此時人心乃能信從,此為「已日乃孚」之意,亦是就人事而論.程頣對革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兩點:革有變革之意-《易程傳.革》:「革,〈序卦〉:『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之為物,存之則穢敗,易之則清潔,不可不革者也,故井之後,受之以革也.」,此以〈序卦〉來說解「革」義;又曰:「為卦,兌上離下,澤中有火也.革,變革也.水火,相息之物,水滅火,火涸水,相變革者也.火之性上,水之性下,若相違行,則睽而已.乃火在下,水在上,相就而相克,相滅息者也,所以為革也.」,此以卦象來說解「革」義.壹般人可與習常樂成,難與適變慮始,但事物發展絕不會壹成不變,必會有盛衰興亡,若不實時變革,則弊端無窮,是以革卦之意,首重在隨時變易.革道要以貞正為本-《易程傳.革》:「弊壞而後革之,革之所以致其通也,故革之而可以大亨;革之而利於正,道則可久而得去故之義,無變動之悔,乃悔亡也.革而無甚益,猶有可悔也,況反害乎 」,程頤將變革視為事物獲得新生和發展的必要,若變革得當,則無悔咎,若變革不得其道,則反致弊害,是以變革是重大之事,必須有其人,有其才,有其時,有其位,審慮慎動,而後才可無悔,而「人,才,時,位」都要貞正,若有偏差則貽害無窮. 天下之理未有不動而能恒者,動則終而復始,恒則不窮,是以隨時變易,乃為常道.程頤論《周易》極為重視時之變易,故此將隨革兩卦相提並論,以顯現兩卦的密切性. 五,監臨民事 臨 (兌下坤上)「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卦辭十字,較幹卦「元亨利貞」多六字.漢代象數易學以代表八月的觀卦 ( )與臨卦是互反相綜,根據陰陽互相消息而形成勝負的道理,所以便是「八月有兇」.程頤對臨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兩點:臨有大臨之義-《易程傳.臨》:「臨,〈序卦〉:『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蠱者事也』,有事則可大矣,故受之以臨也.韓康伯雲:『可大之業,由事而生』」,此以〈序卦〉來說解「臨」義;又曰:「二陽方長而盛大,故為臨也;為卦,澤上有地,岸也,與水相際,臨近乎水,故為臨.天下之物,密近相臨者,莫若地與水,故地上有水則為比( ),澤上有地則為臨也.」,此以卦象來說解「臨」義;又曰:「臨者,臨民,臨事,凡所臨皆是.在卦,取自上臨下,臨民之義.」,此從民事上來說解「臨」義.臨道要以貞正為戒-《易程傳.臨》:「臨之道,如卦之才,則大亨而正也.二陽方長於下,陽道向盛之時,聖人豫為之戒曰:『陽雖方長,至於八月,則其道矣,是有兇也』,大率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方盛而慮衰,則可以防其滿極而圖其永久.若既衰而後戒,亦無及矣.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亂者,蓋不能戒於盛也.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而驕侈生,樂舒肆則綱紀壞,忘禍亂則釁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亂之至也.」,程頤將「元亨利貞」分為「元亨」與「利貞」,且以人事的盛衰來說明聖人有先知灼見,能防後患於未然,也僅有富安驕奢,樂不思蜀者,才有禍亂降臨.程頤有「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之感言,蓋有鑒於北宋中葉的亂象.是以國君監臨天下,不可剛愎自用,要能推心置腹擇取天下之善言,任用肝膽相照之賢者,壹切的朝政能達到亨通貞正,如此才能有安和樂利的盛世. 六,至誠無妄 無妄 (震下幹上)「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卦辭有十四字,較幹卦「元亨利貞」多十字.「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其意是若因任人的私意而動,而不因順自然而動,就是不正,有災害,這是不利所往,此就人事而論.程頤對無妄卦「元亨利貞」的意義,大略可分為三點:無妄是天理的本質-《易程傳.無妄》:「無妄,〈序卦〉:『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復者反於道也,既復於道,則合正理而無妄,故復之後受之以無妄也.」,此以〈序卦〉來說解「無妄」義;又曰:「為卦,幹上震下.震,動也,動以天為無妄,動以人欲則妄矣.無妄之義大矣哉」,此以卦象來說解「無妄」義.幹是天道,有「元亨利德」四德,震是動,應天而動,不因人而動,即是順應自然而動,不因任人為而動,由於順應自然而動,就可無往不利.程頤在人性論提出天理與人欲,認為順天理而動則無妄,反之,動以人欲則妄,是以在人性道德修養,要以天理為本,人欲為末,要損人欲以復天理.無妄是至誠-《易程傳.無妄》:「無妄者至誠也.至誠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萬物,生生不窮,各正其性命,乃無妄也,人能合無妄之道,則所謂與天地合其德也.」,此語與〈中庸〉:「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相契合,此欲人能法天之真誠,以達到人事之無妄,即所謂「天人合壹」.程頤明確把「無妄」解釋為「理之正」,「天之道」,以天理的至誠無妄來說明天理的自然無為及無人為邪心的性質,這是程頤以義理解《易》的具體體現.無妄有大亨之理-《易程傳 無妄》:「無妄有大亨之理,君子行無妄之理,則可以致大亨矣.…法無妄之道,利在貞正,失貞正則妄也.」,此就人事而言,程頤將「元亨利貞」分為「元亨」與「利貞」.天道是無妄,君子能行無妄之道則可得其貞正大亨.茍有邪心,不合正理,則為虛妄,將有災禍臨身. 結論 「幹,坤,屯,臨,隨,無妄,革」七卦卦辭之「元亨利貞」,在程頤很審慎闡述之下,可合並其意義有三:幹之「元亨利貞」是天道,君道,陽,有剛健之德,四者是相輔相成,不可缺壹22,是創生萬物的原動力,有「始,長,遂,成」之義.坤之「元亨利貞」是地道,臣道,陰,是柔順之德,有生成化育之功,與幹同為天地之道,陰陽之本,但幹為主,坤是從.「屯,臨,隨,無妄,革」五卦之「元亨利貞」,是作二分法,即「大亨」與「利於貞正」,與乾坤兩卦「元亨利貞」意義有所不同.五卦「元亨利貞」四德,雖有異於乾坤,但各有其特質,如屯卦有「始生」之德,無妄卦有「至誠」之德,隨卦有「從」之德,革卦有「變」之德,臨有「大」之德,此諸德在各卦中,若得以貞正,則必能大亨. 「元亨利貞」四德,除了有上述不同的意義之外,程頤還以為「元」可包「亨利貞」,猶如「仁」可包「仁義禮智」23,因為程頤以為「元有君長之道」,「元者物之先也」,「元者善之長」,是以可概括「亨利貞」,這種說法對宋朱熹,呂祖謙及近人熊十力影響很大24,由此可知,程頤極為看重「元亨利貞」之「元」德. 五,參考書目及期刋論文 二程集 程顥,程頣 臺北漢京 民國72年6月 二程哲學體系 龐萬理 北京航天大學 1992年12月 中國思想史 錢穆 臺灣學生 民國81年2月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 錢穆 臺北東大 民國73年8月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 唐君毅 臺灣學生 民國75年10月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 馮友蘭 臺北藍燈 民國80年12月 宋明理學研究 張立文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1985年7月 安明理學史 侯外廬,邱漢生 北京人民 1984年4月 宋明理學(北宋篇) 蔡仁厚 臺灣學生 民國73年9月 近思錄詳註集評 陳榮捷 臺灣學生 民國81年8月 易學哲學史(中) 朱伯昆 北京北京大學 1988年11月 易程傳 程頤 臺北文津 民國79年10月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牟宗三 臺北文津 民國77年4月 周易古史觀 胡樸安 上海古籍 1989年1月 周易縱橫談 黃慶萱 臺北東大 民國84年3月 周易研究史 廖名春,康偉學 湖南湖南 1991年7月 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 潘富恩,徐余慶 上海復旦大學 1988年11月 讀經示要 熊十力 臺北廣文 民國64年元月 程頤易學的特點及其在中國易學史上的地位 蔡方鹿 周易研究總第19期1994 年 伊川《易傳》 戴君仁 民主評論第12卷第8期1961年4月 關於二程的《易》學思想及其它 張豈之 西北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 周易程氏傳思想研究 金春峰 中州學刊1989年第4期 作者聯系方法:住宅-臺灣省臺南市東區崇德壹街94號(06)2893805 服務學校-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通識中心(07)8060505轉1845 電子信箱-tsai@mail.nkhc.edu.tw *蔡鴻江1953年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通識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晉系青銅器研究,春秋三傳及周易等 1伊川先生作《易程傳》之因,可由《易程傳.序》得知:「聖人之憂患後世,可謂至矣,去古 雖遠,遺經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傳言,後學誦言而忘味,自秦而下,蓋無傳矣.予生千余載 之後,悼斯文之湮晦,將俾後人沿流而求源,此傳所以作也」. 2《周易》原為占筮之書,是古人依據其卦象和卦辭爻辭來推斷人事的吉兇.戰國時期,儒者為 《周易》作傳,有《十翼》之作.漢代易學盛行,有談卦氣,陰陽災變的象數派,如孟喜,京房, 董仲舒,荀爽,鄭玄,虞翻;有以《易傳》解經,取人道教訓之義的義理派,如費直,陸賈,韓 嬰,王肅;有以道家黃老之學解釋《周易》的玄學派,如嚴君平,揚雄,魏伯陽;三派中以象數 派影響最大.魏晉南北朝玄學思潮流行,王弼,韓康伯等人常以老莊解易,使得易學趨向於玄學 義理派.唐代孔穎達,李鼎祚采輯前賢之言,能綜合象數玄學之說,使得易學產生融合.宋代易 學興盛,有陳搏,周敦頤,邵雍等象數圖書派;胡璦,程頤,張載等義理派,而程頤是偏重於取 義,是理學派的易學體系. 3程頤易學,基本上是承繼王弼以義理解《易》的方式,但反對王弼以老莊玄學思想來闡釋《易》理,能以儒理發揮《易》道;同時也批判漢易學家論《易》,僅談象數而不及義理.是以程頤主張《易》是載道之書,天地之理在《易》之中,能盡天理則能明《易》道;同時也提倡「理體象用」的觀點,以為「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象數即在"理"中;程頤還常以「引史說易」,使倫理道德政治興亡與《易》理相結合.上述諸點,均是程頤為宋代易學展現新的風貌. 4有「元亨利」是蠱卦.有「元利貞」是損卦.有「亨利貞」是蒙,需,同人,離,鹹,恒, 遯,兌,渙,小過,既濟十壹卦.有「元亨」是大有,升,鼎三卦.有「元貞」是比卦.有「亨 利」是噬嗑,賁,復,大過,巽,未濟六卦.有「亨貞」是困,旅,節三卦.有「利貞」是否, 大畜,大壯,明夷,家人,蹇,漸,中孚八卦.有「亨」是小畜,履,泰,謙,坎,豐,震七卦. 有「利」是訟,豫,剝,解,益,夬,歸妹七卦.有「貞」是師,頤二卦.無「元亨利貞」是觀, 晉,睽,姤,井,艮六卦. 5:《易.幹.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喜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 足以長人,喜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幹:元亨利貞.」 此將「元亨利貞」作四分法.《易.幹.文言》:「幹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此將 「元亨利貞」分為「元亨」,「利貞」二層來解釋.《易.幹.文言》:「幹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 言所利,大矣哉」,此將「元亨利貞」四字合並敘述. 6《周易.幹.彖》:「大哉幹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此釋「元」;「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 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此釋「亨」;「幹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此釋「利貞」. 7 《程氏經說》卷壹〈易說.系辭〉:「聖人既設卦,觀卦之象而系之以辭,明其吉兇之理,以 剛柔相推而知變化之道」,《程氏遺書》卷廿壹上:「理,無形也,故因象以明理,理見乎辭矣, 則可由辭以觀象,故曰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此為程頤所謂「因象知理」之明證. 8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 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這種「得兔忘蹄,得魚忘筌」的方式,純然以心證 道,離絕言詮. 9《左傳 襄九年》,穆姜曰:「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幹也. 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此為釋「隨」卦,與〈文言〉 釋幹卦有所異,文字亦略有出入,如〈文言〉「元,體之長也」,《左傳》是「元者善之長也.」 10王弼註〈幹卦 文言〉「元亨利貞」四德:「〈幹 文言〉首不論『幹』,而先說『元』,下乃曰 『幹』何也 夫幹者統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論『幹』,而下曰『幹元 亨利貞』」,此是說〈文言〉開頭先說「元」,結尾時才說「幹」,這是因為「幹」為剛健之義,統 率元亨利貞四德,君子應以剛健不息行此四德,此是以幹為剛健之德. 11《子夏易傳》二卷,是漢韓嬰所作,非孔子弟子子夏所撰,《四庫全書》經部易類著錄《子夏 易傳》十壹卷,恐為宋以後偽作,非此書,其辦偽詳見張心澄《偽書通考》(上)頁122至頁 128.孔穎達《周易正義》依《子夏易傳》而疏之雲:「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 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此卦自然 令物有此四種,使得其所,故謂之四德」,孔穎達亦是以自然生成萬物來解釋「元亨利貞」. 12 《易程傳》:「幹,天也」,熊十力先生以為意有所不當,雲:「幹亦取象於天,而幹不即是天 也.古之言天,本指彼蒼而目之,即星體也.天壹日壹夜,過周壹度,其行至健,故幹以之取象 ----伊川直以幹為天,則是泥於象而不求象外之意矣.」《讀經示要》卷三頁62) 13程頤曰:「散之在理,則有萬殊;統之在道,則無二致」,此為「理壹分殊」之說,理壹即為道, 分殊則為理,道散為萬殊則為理,理統之為壹則為道. 14薛瑄以花果來說明程頤「元亨利貞」最為適切.《讀書錄》:「花即具元亨利貞之理.花始蕚而 未開者,元也:開而盛者,亨也;盛而就實者,利也;實已成熟者,貞也.成熟可種而復生,又 為貞下之元矣.生理循環蓋未嘗毫發止息間斷.」 15邵雍《皇極經世 觀物外篇》:「元者,春,仁也,春者時之始,仁者德之長-----亨者,夏也, 禮也,夏者時之盛,禮者德之文.----利者秋也,義也,秋者時之成,萬物方而獲利.貞者冬也, 智也,冬者時之末,智者德之衰.----」. 16王弼《周易註》:「坤貞之所利,利於牝馬也.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順之至也,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孔穎達《周易正義》:「利牝馬之貞者,坤是陰道,當以柔順為貞,假借柔順之象,以明柔順之德」,此與程頤同為取卦象來說明坤德柔順. 17孔穎達《周易正義》:「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陰也,今以陰詣陰,是得朋,俱是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