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黃帝內經對膽的描述

黃帝內經對膽的描述

黃帝內經對膽的描述如下: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白話譯文: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由此而出。

肺,是相傅之官,猶如相傅輔佐著君主,因主壹身之氣而調節全身的活動。

肝,主怒,像將軍壹樣的勇武,稱為將軍之官,謀略由此而出。膻中,圍護著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誌的喜樂,靠它傳達出來。

脾和胃主司飲食的受納和布化,是倉廩之官,五味的營養靠它們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運輸。大腸是傳導之官,它能傳送食物的糟粕,使其變化為糞便排出體外。小腸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進壹步分化清濁。腎,是作強之官,它能夠使人發揮強力而產生各種技巧。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壹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是托名黃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伯高等論醫之書。《黃帝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分,各卷81篇,***80余萬言。

《黃帝內經》的著作時代,至今尚無定論。從其內容看,非壹人壹時之作,但壹般認為其主要內容是反映戰國時期醫學理論水平的,基本定稿時期應不晚於戰國時期。當然,其中有些內容可能出於秦漢及六朝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