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歷史博物館,座落於齊國故城宮城遺址東部,張皇路與齊都路路口處,張皇路7號。
在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文物陳列館的基礎上改建而成,以齊國故城大城與小城相互銜接的特殊形制作外形,青磚砌壘,形似古城堡,別具壹格,內部裝飾古樸典雅,總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頂高15米,與宮城西部的宮殿建築遺址桓公臺東西相望,交相輝映,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在東北和西南方向設拱型圓門,門洞上方鑲嵌著黑色花崗巖匾額,刻有“齊瓊元府”四個金字,以示齊國珍寶收藏府地之意。
走進館內展廳,迎門是巨幅齊長城照片。
它是齊國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齊國興旺發達、富民強國的象征。
門廳的中部,豎立著三根原始木柱,上部鑲嵌著三角形圖案,形成壹個古“齊”字,這便是齊國歷史博物館的標誌。
博物館始建於1985年,占地105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
1996年、1998年兩次分別對內部陳列、外部環境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優化,以獨具魅力的區域特色,先進的陳列手段,優雅的遊覽環境受到了中央、省、市領導及國內外知名人士、專家學者的好評。
齊國歷史博物館因成績卓著,分別被授予全國十佳陳列展覽提名獎、國家aa級旅遊景點、省級風景區和省級優秀博物館。
臨淄,是中國古代東方歷史名都。
從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齊建國,經春秋桓公稱霸,戰國威宣稱雄,開創稷下學宮,倡百家爭鳴,至西晉廢齊,臨淄作為諸侯王國的都城累計1300余年。
齊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十大異型博物館之壹,內部裝修取漢代風格,古樸典雅,別具壹格。
齊國史陳列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中小型博物館的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突出齊文化在華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打破傳統的陳舊的陳列模式,闖出壹條適合博物館發展的新路子。
在堅持歷史真實性和文物陳列嚴肅性的原則下,實現了形式多樣化、方法靈活、生動形象,借鑒國際博物館和大型博物館陳列手段,增強現代化的陳列藝術,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為壹體,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齊國歷史博物館已被公布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級名勝風景區,並獲得山東省優秀博物館、全省旅遊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同誌參觀後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個展覽辦得很好,很有特色”。
齊國歷史博物館的實踐,為中國中小型博物館闖出壹條新路子,山東省文化廳、文物局領導在全省文物工作會議上,要求在全省文博系統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