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舜帝的故鄉在哪裏

舜帝的故鄉在哪裏

《孟子》載:“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這“諸馮”就是位於垣曲古城北四十裏處,深山之中的諸馮山。諸馮山是中條山東端歷山群山之壹峰。山上有舜出生的巖洞口,人稱“舜石龕”。山下的古村落就是“姚墟村”。山上還有舜生母握登墳塋、舜王泉、舜王廟等遺址遺跡。這“負夏”就是位於諸馮山北約五公裏處的“古負夏”城。古人曾改名為“瞽冢村”、“同善鎮”,今又改為“歷山鎮”。群山環抱中的古負夏,至今還殘留有壹段明?6?1萬歷三年(1575)重修過的“版築”土城墻和壹座北城門樓,雖然都已破敗不堪,但城門洞上鑲嵌的“帝舜故裏”石匾,依然完好。原南城門洞上,也有壹石匾,上書“古負夏”。近些年已毀壞,成了殘片。負夏城西,今有沇西河流過,古之既名舜清河,又名教水,因舜在此施教於象而得名。在城周不遠處,有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的遺址遺跡。在負夏城北壹公裏處的神後村裏,有“舜王井”,明代蓋有“舜井亭”。村東北有舜耕田遺蹤,有葬舜父的瞽瞍冢。為紀念舜耕歷山,古人就把中條山最高峰上壹塊約5400畝的高山草甸,命名為“舜王坪”。坪上有“舜王廟”。

有關舜出生地的諸馮山,古負夏,舜王井,舜王坪,瞽瞍冢等,做為垣曲之風景名勝,從元代起已載入古碑、古籍中。在諸馮山半山腰,有壹通清代普通墓碑,上刻有“瞽冢南諸馮山有舜生之地”的記載。在瞽冢村南玉泉寺廢墟上,有明?6?1嘉靖十二年(1533)的壹通石碑上,有“垣曲縣北四十裏許,王屋之麓,瞽冢之南。負舜井,跨邵原,環圍峰巒,青翠形勝之地也”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