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壹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收書3503種,79309卷,存目書籍6793種,93551卷,分裝36000余冊,約10億字。相當於同時期法國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國重要典籍,許多都收載其中。由於編纂人員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因而代表了當時學術的最高水平。乾隆編修此書的初衷雖是"寓禁於征",但客觀上整理、保存了壹大批重要典籍,開創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本次出版的《四庫全書精編》,精選《四庫全書》之精華,以便於讀者誦讀為宗旨,所選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煥發,無壹語不耐人尋味,無壹篇不睿人智慧,數千年道術學藝文章之精華,幾盡薈萃於斯。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庫全書》正式開始編修,以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為總纂官,陸費墀為總校官,下設纂修官、分校官及監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學士,如戴震(漢學大師),邵晉涵(史學大師)及姚鼐、朱筠等亦參與進來。同時,征募了抄寫人員近4000人,鴻才碩學薈萃壹堂,藝林翰海,盛況空前,歷時10載。至1782年,編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資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體體現。 乾隆三十八年(1773後)三月,《四庫全書》館設立不久,總裁們考慮到這部書囊括古今,數量必將繁多,便提出分色裝潢經、史、子、集書衣的建議。書成後它們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裝潢,即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檢閱。 因《四庫全書總目》卷帙繁多,翻閱不易,乾隆帝諭令編壹部只記載書名、卷數、年代、作者姓名,便於學者"由書目而尋提要,由提要而得全書"的目錄性圖書。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總纂官紀昀、陸錫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諭令,將抄入《四庫全書》的書籍,依照經史子集四部分類,逐壹登載。有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問題,則略記數語。此書於乾隆四十六年告竣,***20卷。它實際上是《四庫全書總目》的簡編本。 中國古典文化典籍的分類,始於西漢劉向的《七略》。到了西晉荀勖,創立了四部分類法,即經、史、子、集四大部門。隋唐以後的皇家圖書館及秘書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圖書之所,都是按照經、史、子、集分四庫貯藏圖書的,名為"四庫書"。清乾隆開"四庫全書館",使成編時,名為《四庫全書》。因為有了《四庫全書》的編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較完整地存世。 《四庫全書》謄繕七部,分藏於紫禁城內的文淵閣、盛京(今沈陽)宮內的文溯閣、北京圓明園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此為北四閣,又稱為內廷四閣,僅供皇室閱覽。另三部藏於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即浙江三閣,又稱南三閣,南三閣允許文人入閣閱覽。 中國近代,由於戰亂不斷,七部《四庫全書》中完整保存下來的僅存三部。文匯閣、文宗閣藏本毀於第壹次鴉片戰爭時期;文源閣藏本被英法聯軍焚毀;文瀾閣所藏亦多散失,後經補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書。 1948年,國民黨政府撤離大陸,前往臺灣,將故宮博物院的壹些珍貴藏品運往臺灣時,將《四庫全書》中最為珍貴的藏本文淵閣《四庫全書》帶到臺灣,文淵閣《四庫全書》現存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內。 由於《四庫全書》由乾隆敕編,為了維護清王朝統治的需要,名為"稽古右文",實則"寓禁於征",大量搜羅、查禁、刪改、銷毀書籍。根據流傳至今的幾種禁毀書目和有關檔案記載,全毀於2400多種,抽毀書400多種,鏟毀、燒毀書版七、八萬塊。同時大興"文字獄",《四庫全書》開館後10年內竟發生了48起"文字%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