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想知道季羨林先生是個什麽大人物,我聽過他的名字但不了解很多。

我想知道季羨林先生是個什麽大人物,我聽過他的名字但不了解很多。

季羨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

獲得的主要獎項有:

1986年論文集《印度古代語言論集》獲北京大學首屆科學研究成果獎。

1987年論文集《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優秀成果榮譽獎。

1989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授予“從事語言文字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

1990年論文集《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獲全國首屆比較文學圖書評獎活動“著作榮譽獎”。

1992年主編的《大唐西域記校註》獲全國首屆古籍整理圖書獎。

1992年,印度瓦拉納西梵文大學授予最高榮譽獎“褒揚狀”。

1997年主編的《東方語言學史》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

1997年主編《印度古代文學史》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9年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專著二等獎。

1998年德黑蘭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99年《季羨林文集》(24卷)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2000年專著《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獲長江讀書獎“專家著作獎”。

2000年獲得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金質證書。

2006年9月26日,在中國譯協慶祝國際翻譯日?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上,季羨林被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季羨林的學術研究涉及的範圍:

1.印度古代語言,特別是佛教梵文

2.吐火羅文

3.印度古代文學

4.印度佛教史

5.中國佛教史

6.中亞佛教史

7.唐史

8.中印文化交流史

9.中外文化交流史

10.中西文化差異和***性

11.美學和中國古代文藝理論

12.德國及西方文學

13.比較文學及民間文學

14.散文及雜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