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統保存了我國古代的文化遺產,體現了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智慧和毅力,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這些典籍的傳播和流通,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四庫全書》分類標準和部別原則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文獻傳承的科學體系,為中國傳統古籍的梳理提供了永久性的範本。
3.在編纂的過程中對傳統學術作了全面的總結評價。寫有的內容提要和評論等,為學者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提供了壹部翔實的書目。
4.部分叢書的開放,為再編新書創造了條件,使新的叢書頻頻出現,促進了我國出版、印刷事業的發展;
5.編纂《四庫全書》是清代統治者推行文化專制政策的壹項重要活動。他們利用編書之機,對古今圖書進行了壹場大規模的政治審查,完全禁除了各類書籍中有礙滿清統治的思想內容。因此在圖書入選、內容著錄、提要、評論等方面,也都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觀點和利益,可謂文化史上之又壹浩劫。總之對於《四庫全書》的編修文化價值,不能苛責古人,簡單否定,而要從學術文化整體深入了解並積極利用《四庫全書》,這樣才能真正有利於我們對古代文化的準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