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郁病簡介

古籍中的郁病簡介

郁病 (depression disease、depression)為病證名。又稱郁證(見《赤水玄珠·郁證門》),簡稱郁。是指以心情抑郁,情緒不寧,夜眠不安,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物堵塞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凡因七情所傷而致氣郁、痰結、血滯、食積,乃至臟腑不和而引起的種種病癥均屬之。臨床常見的有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痰氣郁結及陰虛火旺等類型。肝氣郁結者,精神抑郁、胸悶脅痛、腹脹噯氣、不思飲食等;氣郁化火者,情緒急躁、頭痛目赤、胸悶虛煩、口苦口幹等;痰氣郁結者,亦稱“梅核氣”;陰血不足者,亦稱“臟躁”癥。

郁病日久可以耗傷心氣營血,以致心神不安,臟腑陰陽失調。郁證可分虛實兩大類,初起多實,無不以理氣為主;久病多虛,則以養血滋陰,益氣扶正為主。應註意理氣藥多為香燥之品,病久陰血暗耗,自當慎用。而香櫞、佛手等,其性和平,理氣而不傷陰,無論新恙久病,均可選用。

郁病除藥物治療外,精神治療極為重要。正如《臨證指南醫案·郁證》所說:“郁癥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醫者應關心病人的疾苦,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調動病人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客觀事物,解除思想顧慮,樹立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戰勝疾病的信心,實有助於療效的提高。如配合氣功,太極拳等治療,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則郁結不解,徒恃藥石,其效不著。針灸治療本病的效果良好。

郁病可見於西醫的神經衰弱、癔癥及焦慮癥等,也可見於更年期綜合征及反應性精神病。

詳見百科詞條:郁病 [ 最後修訂於2018/9/13 15:09:52 ***9377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