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為中文姓氏之壹,中國大陸第四大姓,人口在6500萬人以上,大約占漢族人口5.4%,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劉姓是第四大姓。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壹個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劉(?:?)姓在韓國亦有分布,在韓國排名第32位,有約22萬人。劉姓是江西第壹大姓。
淵源:
劉姓源於劉氏,歷史非常悠久。但漢代以前的世系,缺乏明確的脈絡。從古籍中的零星記載,可以梳理出兩個源頭:
唐堯後裔祁姓劉氏。堯的壹支後裔封在劉邑,其氏族即以地名為氏。祁姓劉氏在夏孔甲時出現了壹位禦龍高手,叫“劉累”。後來有壹條龍病死,劉累攜家眷逃亡魯陽(今河南魯山縣),這是劉姓的起源(另壹說法,劉累故地在河南偃師)。劉累的後人中還衍生出禦龍(以職業為氏)、唐(周初“興滅繼絕”時期以堯故地唐為氏)、杜(周成王遷劉累子孫於杜)、士(杜氏遷晉,擔任士師,以官職為氏)、範(晉士會受封範,以地為氏)等氏。
周文王後裔姬姓劉氏。周成王曾封曾祖父王季後人於劉(河南偃師),後失考。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又封劉邑與王弟季子,季子稱劉康公,建立了劉國。但周後期,此支沒落。
許多中國周邊的少數民族心慕漢化,多有改姓劉氏者(鮮卑獨孤氏、契丹耶律氏等)。
聲望:
劉姓是中國歷史上稱帝人數最多的壹個姓,劉姓是中國歷史上的漢朝皇姓,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強的王朝之壹,平民豐衣足食,國家自由提供中國人民有發展的空間,漢朝統治中國有400多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叫自己為“漢人”,中華文化也被稱為“漢文化”。
郡望:
劉姓漢朝時從河南向各地遷移,至隋唐已遍布長江以北。據有關史料記載,劉姓郡望達27個,其中有名的有18個。 1 彭城郡、2 沛郡、3 弘農郡、4 河間郡、5 中山郡、6 梁郡、7 頓丘郡、8 南陽郡、9 東平郡、10 高密郡、11 竟陵郡、12 河南郡、13 尉氏郡、14 廣平郡、15 丹陽郡、16 廣陵郡、17 長沙郡、18 臨淮郡 其它還有:高平郡、東莞郡、平原郡、瑯邪郡、蘭陵郡、東海郡、宣城郡、南郡、高陽郡。其中彭城世家、沛國世家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