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nǐ ǒu jiē dì huáng tāng
2 《古今名方》引《鄭僑醫案選》 2.1 組成生藕節30g,生地黃15g,玄參15g,麥冬12g,甘草3g。
2.2 功效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2.3 主治熱傷陽絡衄血證。
2.4 加減若屬濕熱病久,陰虧熱邪盛者,加白芍、丹皮、炒黃芩、黑梔子;久病巳陰虧,孤陽獨熾者,加龍骨、牡蠣、大薊、小薊。
古籍中的自擬藕節地黃湯 《馬培之醫案》:血痣
黃湯治之。犀角鮮生地連翹赤芍元參粉甘草象貝母粉丹皮知母側柏葉藕節《馬培之醫案》清馬培之公元1893年...
《血證論》:[卷二]齒衄。通脾瀉胃湯。加蒲黃藕節治之。如大便不閉者。不須下利。但用清涼解之。犀角地黃湯。加葛根貫仲枳殼萊菔...
《世醫得效方》:[卷第八大方脈雜醫科]諸淋生地黃(洗,四兩)小薊根滑石通草蒲黃(炒)淡竹葉藕節當歸山梔子仁甘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服。導...
《幼科心法要訣》:[卷六失血門]吐血芎生地黃茅根蒲黃牡丹皮甘草(生)梔子(炒黑)引用藕節,酒水煎服。方歌努傷吐血須活血,四物為主真妙...
《醫宗金鑒》:[卷五失血門]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