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①指漢代今文經學派儒生墨守殘缺不全的今文經典而拘執壹家之言。後常用以比喻泥古守舊,不知改進。
②指保藏殘缺的古籍文獻。
制度(Institution),或稱為建制,是社會科學裏面的概念。用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壹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壹個社會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學、政治學及經濟學的範疇之中。
制度是壹種人們有目的建構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會帶有價值判斷在裏面,從而規範、影響建制內人們的行為。例如如果我們把選舉制度看成是建制的話,不同地方的選舉制度,規則都有不同,制度主義者便會解釋這是不同社會對選舉價值觀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結果。倘若壹個社會認為應該表達多元聲音,重於執政效率等其他價值觀的話,那麽選舉制度便會傾向設定於有利表達多元聲音(例如:代表制),多個黨派都能借助此制度得到相應民意支持而被選出。
制度的概念有壹個盲點,就是難以解釋制度改變的原因。多年來不同學者均嘗試加以解釋,如社會上規範性價值觀的改變、人們的行為互動、歷史的因素會導致制度得到改革,可是始終難以充分解釋政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