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武當太和門的太和門歷史

武當太和門的太和門歷史

據民國17年(公元1928年)國民政府直屬國立南京中央國術館編輯審查處所選定的相關教科書(諸如《金剛鐵板功》、《武備神方》等)中介紹:

大明宣德元年之初,有北方遊俠鄧坤倫(1400——1499)者,居於武當山真慶宮暫住期間,偶遇明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見鄧坤倫氣度不凡且大有世外高人之貌相,逐與其交談起養生延年話題。

經過壹番交談之後,明宣宗被鄧坤倫所言而深深打動,於是他便建議鄧坤倫在此道教發源地即湖北均州武當山定居下來以求悉心練就養生延年功法並制作相關本草丸藥。明宣宗在離開武當山之前還下旨賞賜山中的壹座宮殿給鄧坤倫並禦賜“太和宮”之名。

自此,北方遊俠鄧坤倫便在中國道教名山——湖北均州武當山定居下來並在此後的數十年中將其具備的祖傳武藝精華歸類於自創門派即名為“武當太和門”,且將該門派的創立年限定在大明宣德元年而自命為“武當太和門”祖師。

公元1971年初,範克平尚在就讀初中之時,因壹個偶然的原因結識了舊時國民政府直屬國立南京中央國術館壹等教習(正教授)兼國立南京中央大學特邀國術教授羅玉(1903——?)老師並向其學練傳統武術(諸如十二路潭腿、昆吾劍、武松血濺刀等拳術兵器)。

期間,曾親眼目睹並借閱過壹套古籍寫本——《圖說功家秘法寶藏全本》。

據羅玉老師介紹,此本乃清代盛名於南北方十七省之獨行大俠,“武當太和門”第十代惟壹傳藝先生鄧鐘山(1798——?)於光緒元年起花費五年時間親筆寫就的“武當太和門”全盤武藝之精選孤本。

武當太和門自大明宣德元年創建伊時直至如今即目前已到第十二代——均為世襲單傳即每代僅有壹人可得全盤武藝精華(而其他弟子僅限於得到該門派中有限的若幹套功法之零散架子)。

目前“太和門”第十二代惟壹傳藝先生為余之‘央館’同事即中央國術館執行董事兼顧問李松如(1888——1988)同誌。

倘若妳日後有幸得拜李松如為師——便可成為該門派惟壹的第十三代傳人。

公元1973年春,範克平經時任解放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中***安徽省委第壹書記錢鈞(1903——1990)將軍親自推薦——拜師“武當太和門”第十二代傳藝先生李松如並從其學文習武整整十年,從而獨得該門派“四大功種”即拳術兵器、本草采集、傷科診療等全盤武藝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