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南通大學文學院的學院領導

南通大學文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周建忠

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發展與規劃、師資隊伍建設工作、財務工作、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學科建設工作。

周建忠,1955年10月生,江蘇靖江人。1978年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1990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晉升教授。2004年畢業於,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通大學副校長、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範曾藝術館館長、省級人文社科基地——楚辭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普通高校教學名師、江蘇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獲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壹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政府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普通高校壹等獎1項、二等獎1項、市政府壹等獎5項。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規劃項目2項。

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尤其是楚辭研究,出版專著:《當代楚辭研究論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楚辭論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楚辭評介》(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楚辭與楚辭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蘭文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楚辭學通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楚辭考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楚辭講演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楚辭》(鳳凰出版社,2009)。代表論文有《荊門郭店壹號楚墓墓主考論》(歷史研究2000.5)、《屈原仕履考》(文學評論2005.2)、《出土文獻·傳統文獻·學術史——論楚辭研究與楚文化研究的關系與出路》(文學評論2006.5)、《朝華已披 夕秀方振——楚辭學的形成因由和發展態勢》(文學評論2009.5)、《元代散曲“嘲諷屈原”通論》(文學遺產1989.5)、《屈原“流放江南”考》(文學遺產2007.4)、《〈楚辭·天問〉“顧兔”考》(文學遺產2009.6)。

書記:潘晴雯

分工:主持黨務全面工作。分管組織與幹部工作、教職工思政與黨建工作、穩定工作、工會工作、宣傳工作。

1971年4月生,江蘇啟東人。教授、博士、碩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992年畢業於南通師範專科學校政教系;1997年畢業於揚州大學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公***管理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12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東南大學人文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0年晉升講師;2006年晉升副教授;2013年晉升教授。1992年至1996年,擔任南通師範專科學校政教系輔導員、團委書記;1996至1999年,擔任南通師範專科學校學工處女生指導;1999年至2001年,擔任南通師院學工處學生管理科科長;2001年至2004年,擔任南通師範學院法政系副書記、副院長;2004年至2012年,擔任南通大學文學院副書記、副院長;2012年7月起,擔任南通大學文學院書記。

長期從事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致力於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務研究。參編教材3部;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壹項(12YJA71005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廳課題兩項:“小康社會人的全面發展的生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與創新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江蘇高教》、《學術界》、《探索與爭鳴》、《江西社會科學》、《理論導刊》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部分觀點被《新華文摘》轉載。牽頭負責策劃和設計的《名家引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拓展教育管理新思路——探析南通大學“名家引領”金牌活動》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獎”二等獎。曾獲江蘇省青年誌願服務事業貢獻獎、江蘇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南通市新長征突擊手、南通市“三八”紅棋手、校優秀教育工作者、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