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漢書》作“南粵國”),是壹個泛稱。民間亦稱“白話”、“廣東話”等,在美洲華埠則被稱為“唐話”。而“廣府話”、“省城話”這兩個俗稱則專門指舊廣州府地區(今廣州及周邊南番順地區)、香港、澳門、梧州、賀州地區的粵語,範圍比“白話”概念小,壹般稱為“廣東話”。
古代“越”和“粵”是通假字,在先秦古籍中,對於長江中下遊以南地區的民族,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百粵、諸越,包括“吳越”(蘇南、浙北壹帶)、“閩越”(福建壹帶)、“揚越”(江西、湖南壹帶)等 ?。明清近古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歷史上兩廣別稱“兩粵”,廣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直至民國時期,“粵”才逐漸收窄範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嶺南)和狹義(僅指廣東省)之分。“粵東”“粵西”在不同歷史時期其指代範圍也截然不同。粵語的起源和發展成熟年代遠在宋代的兩廣(兩粵)初分之前。所以在歷史文化層面上看,“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嶺南地區語言),而非特指“廣東話”。 就像英語壹樣,不是特指英國。粵語英文作Cantonese、日文寫成広東語,即壹般人俗稱為“廣東話”。
自古以來兩廣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兩廣地區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為廣東和廣西。而粵語的形成遠早於宋朝。正因如此,粵語在兩廣地區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