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有哪種藥物可以代替“卡馬西平”的?
癲癇病是壹種反復性突然發作的腦功能短暫異常的疾病。臨床表現有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性、局限性和混合性發作等類型。其發病率高,據統計目前在我國約有600萬人次,由於該病是壹種慢性病,可遷延數年,甚至十年之久,因而對患者的身體、精神、婚姻及經濟社會地位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影響。 臨床上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癲癇發作,也不論其發作程度的輕重,最終都將對人體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最主要的是對腦的損傷。另外發作時呼吸暫停、腦細胞缺氧水腫,也可加重腦細胞的損傷。這些神經細胞的損傷,不但可引起癲癇病人的記憶障礙、性格改變、智力下降,而且還可使癲癇發作更加頻繁。另外,癲癇發作時可因呼吸停止、全身抽搐而造成其他臟器功能的破壞,如癲癇發作時造成的頭部外傷與肢體損傷,甚至導致死亡。 鑒於上述癲癇發作時所造成的危害,臨床上主張癲癇壹經確診,即應及早治療,並盡快控制其發作,而大量的臨床資料也表明,癲癇的治療開始越早效果越好,對精神、行為、智能的影響也越小。 現在壹般認為,難治性癲癇的治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按發作類型選擇壹種相應的藥物,逐漸增加劑量至發作控制或達到出現藥物的毒副作用。此時,藥物的血濃度往往高於正常值。 ②若無效,則可換第二種,甚至第三種,同樣要用足劑量。 ③對使用上述兩種方法後仍不見效者,可考慮聯合用藥,但應註意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理論上講,首先要求選用不同機制的抗癲癇藥聯用,以取得協同作用。另外,要盡量避免有相同或相似的毒副作用的藥物疊加;具有酶誘導作用或抑制作用的藥物也不宜聯用。 國內有人對抗癲癇藥物的聯合應用做如下組合,僅供參考:丙戊酸+乙琥胺;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小劑量苯巴比妥;卡馬西平、苯妥英鈉或丙戊酸+非氮脂、加巴賁丁、拉莫三嗪、氨己烯酸;丙戊酸+氯硝安定。 若經上述治療仍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癲癇患者的食物註意事項 據國內外研究表明:在人的日常飲食中,壹些食物對於癲癇的發作有壹定影響。其中壹些偏於堿性的食物可以誘發癲癇發作,壹些偏於酸性的食物則可以抑制癲癇發作。而中醫古籍《神農本草經》、《普濟方》等都有提及用雞蛋治療癇證,所以對於癲癇患者來說,科學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供給患者足夠的營養,而且對病情的控制起著壹定的積極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1.多進酸食少食鹽 酸性食物提供給人體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6等,有利於神經遞質的合成,從而彌補癲癇患者,特別是原發性癲癇患者的壹些神經遞質的缺乏,減少癲癇的發作。傳統食物中酸性食物大致有:花生、核桃、豬肉、牛肉、雞、鴨、鵝、魚、蝦、蛋類等等。癲癇患者可以據此適當調整自己的食譜,合理搭配。另外有研究表明:癲癇的發作是由於神經過度放電所致,而當人體短時間內過量地攝入食鹽後,高濃度的鈉鹽可致神經元過度放電,從而誘發癲癇,故人們常津津樂道的“少鹽多醋”的養生之道,對癲癇患者依然適用。 2.多進食豆類,谷類食物 有研究表明,豆類食物和谷類食物(如黃豆、扁豆、小麥等)富含微量元素錳,而有調查顯示:1/3癲癇兒童血清錳低於正常兒童,曾有壹個15歲患兒其血清錳比正常兒童少壹半,所以多進食豆類及谷類食物,可補充癲癇患者錳的攝取不足。另據研究表明:正常大腦細胞存在壹定量的磷酸酶物質,但癲癇患者的大腦中嚴重缺乏這種酶,而豆芽中富含硝基磷酸酶物質,故進食豆芽能補充磷酸酶不足而緩解病情。 3.控制飲水 有學者認為:“間腦是人體水液調節中樞,大量液體進入體內,會增加間腦的負擔。從而誘發癲癇。”而且有些癲癇患者往往在憋尿的過程中,突然發病,大概也因為過量飲水後造成膀胱過度充盈,從而產生較強的電沖動,誘發神經元異常放電所致。 4.食物保健 食物保健是中醫康復的方法之壹,具有營養和藥物治療的雙重作用,辯證地使用藥膳可有利癲癇患者的治療和康復,茲介紹幾種方法如下: (1)蘿蔔1000g,白胡椒20g,豬頭壹個加水適量煲熟,加調味品,每月1~2次進食。 (2)大棗30g,白胡椒15g,冰糖50g,浮小麥10g,水煎服,隔日1劑,分2次進食。 (3)黃瓜藤60g(剪短)加水3杯,煎取2杯,分2次,口服。 (4)松子燉羊腦:羊腦1具,枸杞子30g,加水少許,入沙鍋,文火燉1小時,分2次服,每月數次。 癲癇患者自我保護法:(壹)自我心理調適 癲癇患者壹旦被確診,必定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人或多或少會存在心理問題,常會有絕望心理。癲癇的用藥期往往很長,部分患者可能要終生用藥,加之日常生活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情,特別是與疾病相關的事情,往往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這樣對疾病的轉歸相當不利。所以患者面對這些問題時,應積極應對,及時自我疏導,趨“利”避“害”,必要的時候求助於醫生,將這些不利心理問題化解。而做到這壹點,患者首先要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持之以恒,病自去亦。 其次,患者應該明確:人的認知觀念完全源於他對周圍環境的覺察,這種覺察往往受個體先占觀念及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並不壹定符合客觀實際,感覺並不等於現實,“走極端、公式化”、“想當然”等必然導致對現實認識的偏差,造成對現實認知的壹種假象。而這種情況下,患者壹定要盡量積極調整心態,對自己重新作個準確的評估,從而對消極的感覺產生免疫。通常采用填寫“三欄對比表”、“日常活動表”等方式完成認知預演及行為治療中的自信訓練、角色扮演等技巧,也有助於讓患者從實際操作和行為中改變對人對事的看法和態度。 (二)自我行為糾正 癲癇患者的自我行為糾正實際上也是壹種行為療法,通過有些行為治療的方法,糾正壹些不良行為,以避免由此引起的負面效應。現簡介幾種行為糾正的方法: 1.隱蔽法(Cover methed) Caetula(1971年)首先提出這種行為療法,稱為隱蔽消退法。讓患者在幻想中產生有關焦慮緊張的問題行為,然後在意象中不再接受任何陽性強化刺激,讓它逐漸隱蔽消退。有些學者對促發癲癇的刺激采用這種隱蔽的脫敏法而達到緩解。這種治療的目標是針對與癲癇發作有關的焦慮情況,通過減輕或消除焦慮來達到預防發作的目的。 2.指示控制法(Cuecontrollen method) 讓患者在幻想中慣用與促發癲癇刺激相反的壹個詞或策略。告訴患者在非治療期間,當促發癲癇刺激出現時,使用壹個指示詞來抑制它,例如焦慮可作為促發癲癇發作的壹個部分,在松弛狀態期間,讓患者在幻想中暴露壹個焦慮的環境,並讓他聯系這種情況說出或想出壹個“松弛”的詞,當日常生活中遇到焦慮情境時,這個詞可用來引起松弛狀態,然而在某些癲癇病例中,焦慮或警覺的增強是癲癇發作起病的壹個部分。這種指示控制松弛較為適宜,其他病例,讓患者采用警覺策略較為妥當。有人采用進行性松弛,使患者在幻想中有足夠隱蔽的暴露。但當先兆發生時,讓患者握緊拳頭來警覺自己,並響亮地說出“停止”之詞和盡量保持警覺。這是壹種“指示控制警覺”,這種方法仍需進壹步評價。 3.松弛技術(relaxing technipues) 癲癇患者在精神緊張時可以誘發癲癇發作,而松弛技術的目的正是消除緊張,這樣可避免癲癇發作,同時對癲癇患者出現的焦慮緊張等也有效。這種技術就是訓練壹個人能系統地檢查自己頭部、頸部、肩部、背部、腰部、四肢的肌肉緊張情況,訓練如何把緊張的肌肉放松下來。方法很簡單,就是坐在椅子、或躺在床上,半閉著眼睛,全神貫註身體的各部分肌肉,並且按次指揮自己緊張著的肌肉松弛下來,以便達到全身松弛的狀態。當學會放松方法後,如再遇到緊張則采用此法使其放松,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三)自我監查保護 癲癇患者的自我監查和保護是癲癇患者積極應對疾病的重要策略,大致有以下內容: 1.避免誘發因素,註意發病前兆 癲癇病人要調暢情意,控制情感,勿過喜過悲,勿思慮過度,不能過勞,保持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少看電視,不玩電子遊戲,在電腦前操作時間不宜太長,少玩麻將,少飲酒等等。這些措施不僅可以減少誘發因素,對癲癇的治療也能起到積極作用,另外,有些癲癇患者發作前出現壹些征兆,如頭暈、頭痛、唇麻等,患者要註意觀察。出現這些征兆後,患者應立即采取措施,就近坐下或躺下,避開銳器,以免跌傷或撞傷。 2.堅持治療 癲癇的治療是壹個較長的過程,患者應該持之以恒堅持治療,切勿急於求成,盲目加大劑量,或在病情暫時穩定後突然停藥,這樣均會引起很大的不良影響。癲癇的藥物治療必須使藥物在血液中保持壹定的有效濃度,才能控制發作,隨著治療階段的推進,肌體的五腑六臟陰陽日趨平衡,而突然中斷用藥勢必會打破這個平衡,引起癲癇復發或持續狀態。個別患者停藥中或停藥後復發者,應立即給予以往控制發作的劑量重新治療,必要時考慮延長用藥時間。所以癲癇患者應嚴格在醫生指導下科學治療,堅持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