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壹部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除了保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可謂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後仿作、漢初搜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
《楚辭》其本義是指楚地的歌辭,後來逐漸固定為兩種含義:壹是詩歌的體裁,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在壹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國文學)。楚辭的創作手法是浪漫主義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濃郁的楚國地方特色和神話色彩。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壹部哲學著作。
《淮南子》著錄內二十壹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今存內二十壹篇。以道家思想為主,糅合了儒法陰陽等家,壹般列《淮南子》為雜家。實際上,該書是以道家思想為指導,吸收諸子百家學說,融會貫通而成,是戰國至漢初黃老之學理論體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闡明哲理時,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保存了壹部分神話材料,像“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工怒觸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話,主要靠本書得以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