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名詞]杜:樹木名。杜梨,棠梨,壹種木本植物。
例句《經詩·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於道左。
2、[動詞]杜:堵塞;阻塞。
例句《五人墓碑記》: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小爾雅·廣詁》:杜,塞也。
《周禮·大司馬》:犯令陵政則杜之。註:“杜塞使不得與鄰國交通。”
3、[動詞]杜:關門,封閉。
例句《史記·李斯列傳》:強公室,杜私門。
《書·費誓》:杜乃護王。註:“閉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陵政則杜之。
《史記·李斯列傳》:強公室,杜私門。
《漢書·王陵傳》:陵怒,謝病免,杜門竟不朝請。顏師古註:杜,塞也,閉塞其門也。
《漢書·敘傳》:塞隘杜津。
4、[動詞]杜:沖擊。
例句《管子·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滿則後推前,地下則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則搗毀,杜曲激則躍。
5、[動詞]杜:毫無根據地隨意臆造。
例句《林黛玉進賈府》:只恐又是妳的杜撰。
6、拒絕。如:杜黜(排斥,黜退)
7、姓。
古代姓杜的名人
1、杜操: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漢代書畫家,漢章帝時曾為齊相,以善章草知名,與崔瑗並稱“崔杜”。
2、杜詩:河南汲縣人,漢代著名廉吏,是漢光武帝劉秀的近臣。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即水力鼓風機),冶鐵鑄農具,比歐洲早壹千壹百多年,他治池陂、開田園,發展農業生產。
3、時稱“前有召父(召信臣),後有杜母。”杜康:相傳是周代善於釀酒的人。
4、《漢·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密:河南省登封人,東漢名臣,曾任北海相、尚書令、河南尹,時人稱其為“天下良輔”。
5、杜林: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人,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治有《古文尚書》,長於文字學,撰有《倉頡訓纂》、《蒼頡故》等。杜畿:曹操的高參,為統壹北方作出了重要貢獻。
6、杜預:京兆杜陵人,西晉時期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征南大將軍。撰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春秋釋例》、《春秋長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