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容成氏

關於容成氏

容成氏》“執兵欽 ,羕 於民”試解

清華大學歷史系 孫飛燕

《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中的《容成氏》篇第三十六、三十七簡是講夏桀暴政,天下大亂,湯求賢任能之事。其中簡三十七原文如下(釋文采用寬式隸定):

湯乃謀戒求賢,乃立伊尹以為佐。伊尹既已受命,乃執兵欽 ,羕 於民[1]

對於“執兵欽 ,羕 於民”的解釋,時賢有各種意見。筆者不揣冒昧,試圖在綜合各家看法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由於學力所限,小文有漏引誤引及錯誤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李零先生將“欽”字下壹字作為不識字處理。他認為:“‘ ’,右下部難以隸定。此句的含義不甚明了,似乎是某種取悅於民的措施。”[2]陳劍先生將該字釋為從病旁從暴,並轉引董珊先生的意見,把“欽”及此字連讀為“禁暴”。[3]蘇建洲先生亦贊成讀為“禁暴”。[4]張通海先生認為陳劍先生讀為“禁暴”可從,並引《淮南子·兵略訓》“夫兵者,所以禁暴討亂也”,《韓非子·顯學》“夫嚴家無悍勇,而慈母有敗子,吾以此知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亂也”為證。[5]於凱先生在引用該簡文時,寫作“執兵欽(禁)暴”。[6]張新俊先生對楚簡中的“暴”以及從“暴”之字有很好的歸納分析,指出雖然“暴”字從形體來源上還有待進壹步研究,但《容成氏》該字讀作“暴”是可以肯定的。[7]

綜合以上意見,各家均認為應該讀為“禁暴”,筆者也贊同這種說法。“暴”字除見於上述各簡之外,還見於《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鬼神之明》第壹簡和第三簡。整理者曹錦炎先生已經指出:“本簡‘暴’字句例有今本《墨子》對照,可以證明釋為‘暴’字確切無疑。”[8]《容成氏》該字雖然不太清楚,但仔細辨認,“病”旁之外的部分與《鬼神之明》“暴”字的寫法完全壹致。“禁暴”壹詞典籍常見,如《荀子·議兵篇》:“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9]《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10]

對於“執”字,學者大都沒有作專門的解釋。只有蘇建洲先生在譯文中,將“執兵禁暴”理解成“拿起兵器禁止殘暴的行為”。[11]但是這種解釋於義未安。因為在《容成氏》中,湯是愛百姓、求賢能、行德政的。除了本簡所述,三十九簡“湯聞之,於是乎慎戒升賢,德惠而不 ”的簡文也可為證。靠武力禁暴,並不能體現這壹特點。

筆者認為,“執”應該讀作“戢”。

戢,古音莊紐緝部入聲;執,古音章紐緝部入聲。[12]二者的聲母莊紐相當於照二組,章紐相當於照三組。[13]在中古聲母中,章莊同為齒音。[14]在閩南話裏,戢執的讀音是相同的。[15]因此,二者聲近韻同,具備相通的條件。

《爾雅·釋詁》:“戢,聚也。”[16]《說文》:“戢,藏兵也。從戈, 聲。《詩》曰:‘載戢幹戈’。”[17] “戢兵”壹詞古書習見,如《國語·周語上》:“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韋昭註:“戢,聚也。”吳曾祺曰:“戢,斂也。訓‘聚’非。”[18]《文選》卷十六《嘆逝賦》李善註引賈逵《國語》註曰:“戢,藏也。”[19]《左傳·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20]因此筆者認為將“戢”訓為斂、藏於文義較為通順。

“執兵禁暴”的說法古書中未見,但禁暴、戢兵二詞在文獻中的連用則是很常見的。如《左傳·宣公十二年》: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今我使二國暴骨,暴矣;觀兵以威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猶有晉在,焉得定功?所違民欲猶多,民何安焉?無德而強爭諸侯,何以和眾?利人之幾,而安人之亂,以為己榮,何以豐財?武有七德,我無壹焉,何以示子孫?其為先君宮,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21]

《冊府元龜》卷四百壹《將帥部》:

蓋夫戢兵禁暴者,武之德;眀罰飭法者,戰之器。未有舍茲道而能貞夫師律者也。[22]

《冊府元龜》卷四百十八《將帥部》:

蓋武之有七徳,其戢兵禁暴之為急矣。[23]

由此看來,伊尹受湯之命,戢兵禁暴,施德惠於民,正是賢德之士的表現,同時也可與上文“湯乃謀戒求賢”相呼應。

關於“羕 於民”的解釋,各家也有不同看法。李零先生讀為“佯得於民”。[24]蘇建洲先生贊成李說。[25]對於這句話的解釋,蘇建洲先生的現代漢語翻譯如下:其後伊尹又以苦肉計取信於夏桀,進而潛入夏國,蒙蔽桀的耳目,使他自以為頗得民心。[26]陳偉武先生認為當讀為“養德於民”,猶言“養民以德”。“養德”或“養……德”為諸子書中習語,……河上公註本《老子》甚至以“養德”為篇名。[27]張通海先生贊同陳說。[28]於凱先生在引用該簡文時,寫作:羕得於民。[29]張新俊先生在引用該簡文時,寫作:羕(養) (德)於民。[30]

筆者認為,“羕 於民”宜讀作“永得於民”。“羕”與“永”通。《爾雅·釋詁上》:“永、羕,長也。”[31]《說文·永部》:“永,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曰:江之永矣。”《說文·永部》:“羕,水長也。從永羊聲。詩曰:江之羕矣。”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毛詩作永,韓詩作羕,古音同也。”[32]

“永”有久遠、深長之意。《說文解字註》:“永,引申之,凡長皆曰永。”[33]陳逆簋“羕令”,讀作“永命”,[34]意為長命。《書·召誥》“祈天永命”,傳作“求天長命”。[35]《詩·楚茨》“永錫爾極”,鄭玄箋:“永,長”。[36]《詩·烝民》“仲山甫永懷”,陳奐疏曰:“永,長。”[3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簡壹“執心不忘,受命羕長”,可見羕與長義同。[38]

“得於民”的“於”字作語助辭和指事之詞“其”均可以講通。[39]《助字辨略》對作語助辭的“於”解釋如下:

《廣韻》雲:“語辭也。”《書·舜典》:“肆類於上帝, 於六宗。”《詩·國風》:“王於興師。”《論語》:“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此於字,並助語辭,不為義也。[40]

“於”作指事之詞“其”也可以講通。《古書虛字集釋》“於”條雲:

“於”猶“其”也。《書·金縢》篇:“於後,公乃為詩以貽王。”《孟子·滕文》篇:“則取於殘。”裴學海註:上文“取其殘而已矣”。《文子·符言》篇:“中心其恬,不累於德。”裴學海註:“於”與“其”為互文。[41]

“得民”、“得其民”的說法典籍常見,下面略舉數例。如《韓非子·八說》:

行惠取眾謂之得民。[42]

《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43]

《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44]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莊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後有崔氏之禍第二》:

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45]

《管子·形勢解》:

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則威立,失民則威廢。[46]

《呂氏春秋·孟秋紀》:

故義兵至,則鄰國之民歸之若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遠,得民滋眾,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47]

因此,將“羕 於民”理解為長久、久遠地取信於民,得民眾之心,文意應該是順暢的。

根據上下文文意,我們可以看出,“執兵欽 ,羕 於民”的主語只能是伊尹。如果將“羕”讀為“佯”,文意就只能理解為“伊尹假裝取信於民”。這與上文伊尹“戢兵禁暴”的德惠措施明顯不合。至於蘇建洲先生理解為“伊尹又以苦肉計取信於夏桀,進而潛入夏國,蒙蔽桀的耳目,使他自以為頗得民心”,則有增字之嫌,從簡文中是讀不出這些意思的。

讀“羕 於民”為“養德於民”的意見,似乎是有道理的。“羕”通作“養”楚簡多見,比如《容成氏》13簡“孝養父母”之“養”。包山簡“ 遊”,讀“養遊”或“養由”。[48]而“德”與“得”在古書中經常相通,如《易·小畜》尚德載,《集解》德作得。《音訓》:“德,晁氏曰:‘《子夏傳》作得,京虞翻同。’”又漢帛書本德亦作得。[49]《上博二》《民之父母》第十二簡“屯得同明”,整理者已經指出:“‘ ’,讀為‘德’。《馬王堆漢墓帛書》‘德’亦作‘得’。‘屯德同明’與‘純德孔明’相近。”[50]第七簡“而得既塞於四海矣”之“得”,劉信芳先生和陳劍先生均認為應該讀為“德”。[51]但是仔細分析還是有些不妥。筆者下面就試著來分析這壹釋讀行不通的原因。

首先,在楚簡研究中,照本字釋讀可以講通的字,壹般不再假借為它字。“ ”字作本義“得”講在簡文中文通意順(詳見以下論述),所以不必假借為“德”。

其次,文獻中的“養德”有兩層含義,第壹層含義是指養無為之德或君上之德。前者如《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成玄英疏曰:“三者未足養無為之德,適可以益有為之累,所以並辭。”[52]《淮南子?俶真訓》:“靜漠恬淡,所以養性也。和愉虛無,所以養德也。”[53]後者如《荀子·富國》:“(古者先王)為之宮室臺榭,使足以避燥濕、養德辨輕重而己,不求其外。”楊註:“德,謂君上之德。輕重,尊卑也。”[54] “養德”的這壹層含義放在簡文中並不合適,因為簡文並非是在講述伊尹養德。第二層含義是指養有德之人,即賢人。如《論衡·非韓》:“治國之道,所養有二:壹曰養德,二曰養力。養德者,養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賢;養力者,養氣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謂文武張設,德力具足者也,……韓子之術不養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駁,各有不足。”[55]按照這壹含義簡文可以解釋為伊尹為了百姓養賢德之人。但是根據文意,養賢士的人不應該是伊尹,只能是指湯。而且簡中上文已經指出“湯乃謀戒求賢,乃立伊尹以為佐”。湯謀求賢才,而伊尹被任用正是湯求賢的結果。“執兵欽 ”是伊尹受命後采取的措施,“羕 於民”應該是措施實行的結果。解釋成伊尹養賢德之士,與上文“湯乃謀戒求賢”文意重復。

“養德於民”中“養”的賓語是“民”,這與《管子·幼官》和《文子·道德》中的“養之以德”說法差距更大。“養之以德”是指“養民以德”,即“以德養民”。“養”的賓語是“德”。因此二者並不能等同。

“於”在文獻中還有“以”字之意。《左傳·宣公十二年》傳:“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56]劉淇《助字辨略》雲:“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猶雲訓之以民生之不易,亦助語辭也。”[57]但是按照這個解釋,“養德於民”只能分析為“以民養德”,不能解釋為“以德養民”。只有簡文寫成“養民於德”,才可以同於“養民以德”,即“以德養民”。

總之,根據文獻中“養德”的含義和上下文文意,都無法釋“養德於民”為“以德養民”。

過去學者大多認為,簡文所記伊尹故事,與其“間夏”之舉當有直接聯系。[58]現在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執兵欽 ,羕 於民”似應讀為“戢兵禁暴,永得於民”,說的是湯和伊尹取惠於民的措施,並非間夏的故事。

--------------------------------------------------------------------------------

[1]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壹版,279頁。

[2] 同上

[3]陳劍《上博簡<容成氏>的竹簡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壹版,327頁

[4]季旭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165頁

[5]張通海《<上博簡>(壹、二)集釋》,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162頁

[6] 《上博楚簡<容成氏>疏劄九則》,《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2004年7月第壹版,384頁

[7]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15頁

[8]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壹版,311頁。

[9]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中華書局,1988年9月第壹版,279頁

[10]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中華書局,1962年版,164頁

[11]季旭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160頁

[12] 唐作藩《上古音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壹版

[13] 同上

[14]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1986年11月第壹版

[15] 李珍華、周長楫編撰《漢字古今音表》,中華書局,1999年1月第壹版,435、436頁

[16]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北京市中國書店,1982年9月第壹版

[17]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十二下戈部,[宋]徐鉉校定,中華書局,1963年12月第壹版,266頁

[18] 徐元誥《國語集解》,王樹民、沈長雲點校,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壹版,2頁

[19] [梁]蕭統編[唐]李善註《文選》,中華書局,1977年11月第壹版,卷十六230頁

[20]楊伯峻《春秋左傳註》,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36頁

[21]楊伯峻《春秋左傳註》,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746頁

[22]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3] 同上

[24] 註釋同1

[25] 註釋同4

[26] 季旭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160頁

[27] 陳偉武《竹書<容成氏>零識》,《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10月第1版,295頁

[28]張通海《<上博簡>(壹、二)集釋》,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163頁

[29] 《上博楚簡<容成氏>疏劄九則》,《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2004年7月第壹版,384頁

[30]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16頁

[31]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北京市中國書店,1982年9月第壹版

[32]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漢小學四種》上,巴蜀書社,580頁

[33]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漢小學四種》上,巴蜀書社,580頁

[34] 容庚《金文編》卷十壹,1862.4,中華書局,1985年7月第壹版,749頁

[35][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之《尚書正義》,中華書局,1980年10月第壹版,213

[36]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之《毛詩正義》,中華書局,1980年10月第壹版,469頁

[37]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北京市中國書店,1984年6月第壹版

[38]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壹版,304頁。

[39] 《助字辨略》“於”條 [清]劉淇《助字辨略》章錫琛校註,中華書局,2004年7月第二版,39頁;《古書虛字集釋》“於”條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中華書局,1954年10月第壹版,47頁

[40] [清]劉淇《助字辨略》章錫琛校註,中華書局,2004年7月第二版,39頁

[41]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中華書局,1954年10月第壹版,47頁

[42]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鐘哲點校,中華書局,1998年7月第壹版,423頁

[43] [清]焦循《孟子正義》,沈文倬點校,中華書局,1987年10月第壹版,503頁

[44] [清]焦循《孟子正義》,沈文倬點校,中華書局,1987年10月第壹版,897頁

[45]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中華書局,1962年版,296頁

[46] 黎翔鳳撰《管子校註》,梁運華整理,中華書局,2004年6月第壹版,1169頁

[47]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年5月第壹版

[48]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第壹版,676頁

[49] 高亨纂著 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7月第壹版,之部第十壹(下)408頁

[50]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壹版,172頁。

[51]劉信芳《上博藏竹書試讀》,簡帛研究網站,2003年1月9日;陳劍《上博簡<民之父母>“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句解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壹版,251頁

[52]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中華書局, 1961年版,420頁

[53]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5月第壹版,73頁

[54]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中華書局,1988年9月第壹版,180頁

[55] 黃暉撰《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2月第壹版,438頁

[56]楊伯峻《春秋左傳註》,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731頁

[57] [清]劉淇《助字辨略》章錫琛校註,中華書局,2004年7月第二版,39頁

[58] 《上博楚簡<容成氏>疏劄九則》,《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2004年7月第壹版,385頁;季旭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1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