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鎮,東橫魚村(軍莊,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作為炎帝的後代,左丘明有著豐富的天文、地理、文史等古籍。作為魯的左史家,他兢兢業業,德才兼備,為當時的人們所景仰。子曰:“左丘明以巧言、好禮、足敬為恥,丘亦以此為恥。怨而誼之,左丘明恥,丘也恥”。還編修國史,夜以繼日工作30余年,定稿《春秋左氏傳》,歷時200余年,1.8萬余字。
其歷史、文學、科學、軍事價值不可估量,為歷代史家、文人所推崇。還寫出了著名的歷史著作《國語》,與《春秋左氏傳》壹起成為歷史文化名著。公元前451年,左丘明死,葬於東橫峪村東北。647年(唐貞觀二十壹年),李世民封左丘明為“大師”,並在墓前建石坊。1530年(明嘉靖九年),明世宗封左丘明為“前儒”。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朱由檢封左丘明為“聖人”。1725年(清雍正三年),為避免孔子隱姓埋名,按序在“秋”上加“秋”字,秋氏在的家世晚於左丘明。
根據現存的劉向佚文《別錄》、《左丘明授曾參》、《陸德明《經典釋文序》等史料可知,左丘明的生卒年與孔子弟子曾參、晚年曹t恤的生卒年大致相同。即左丘明在年齡上應是孔子之孫,生於魯統治中期;根據《左傳》和《國語》中的歷史人物姓名,我們可以看出,左丘明應該死於魯統治時期。公元前五世紀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