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ú dì huáng sǎn
2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壹:熟地黃散 2.1 處方熟幹地黃30克 黃耆30克(銼)麥門冬30克(去心)黃芩15克 人參30克(去蘆頭)石膏30克(或助克)芎藭15克 當歸15克 白茯苓30克 甘草15克(生用)
2.2 制法上藥搗篩為散。
2.3 功能主治治癰發後,膿潰不止,肌體虛熱,口幹食少。
2.4 熟地黃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2.5 摘錄《太平聖惠方》卷六十壹
3 《聖惠》卷六十八 3.1 方名熟地黃散
3.2 組成熟幹地黃3分,續斷3分,杜仲3分(去粗皮,炙令黃,銼),當歸1兩(銼,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秦艽1兩(去苗),故敗弩筋1兩(燒灰)。
3.3 主治金瘡,弓弩所中,傷筋斷骨,屈伸不得。
3.4 熟地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3.5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3.6 附註本方方名,《醫方類聚》引作“熟幹地黃散”。
4 《聖惠》卷六十壹 4.1 方名熟地黃散
4.2 組成熟幹地黃1兩,黃耆1兩(銼),麥門冬1兩(去心),黃芩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石膏1兩,芎?半兩,當歸半兩,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生用)。
4.3 主治癰發後膿潰不止,肌體虛熱,口幹食少。
4.4 熟地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5 制備方法上為散。
5 《聖惠》卷四十四 5.1 方名熟地黃散
5.2 組成熟幹地黃1兩,牛膝3分(去苗),幹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白術半兩,桂心半兩,木香半兩。
5.3 主治腰胯及脅肋疼痛不可忍。
5.4 熟地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5.5 制備方法上為散。
6 《聖惠》卷十三 6.1 方名熟地黃散
6.2 熟地黃散的別名百合半夏湯、熟地黃湯
6.3 組成熟幹地黃2兩,百合1兩,人參(去蘆頭)1兩,半夏(湯浸7遍去滑)1兩,白茯苓1兩,黃連(去須)1兩,知母1兩。
6.4 主治傷寒百合病。久不愈,不思飲食,日漸羸瘦。
6.5 熟地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6.6 制備方法上為散。
6.7 附註百合半夏湯(《聖濟總錄》卷二十九)、熟地黃湯(《普濟方》卷壹四二)。方中熟幹地黃、白茯苓,《聖濟總錄》作生幹地黃,赤茯苓。
7 方出《聖惠》卷七十九,名見《普濟方》卷三五二 7.1 方名熟地黃散
7.2 組成赤石脂1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牡蠣半兩(燒為粉),鹿茸半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熟幹地黃1兩。
7.3 主治產後崩中,下血不止,淋瀝不絕,黃瘦虛損。
7.4 熟地黃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下。
7.5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古籍中的熟地黃散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壹]治癰虛熱諸方熱也。治癰發後。膿潰不止。肌體虛熱。口幹食少。熟地黃散方。熟幹地黃(壹兩)黃(壹兩銼)麥門冬(壹兩去...
《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八]治金瘡傷筋斷骨諸方錢。治金瘡。弓弩所中。傷筋斷骨。屈伸不得。宜服熟地黃散方。熟幹地黃(三分)續斷(三分)杜仲(三分去粗...
《雞峰普濟方》:[卷第十五]消渴水至壹盞去腎入藥二錢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兼服後方熟地黃散治腎小便滑數口幹心煩皮膚幹燥腿膝消細漸至無力熟...
《普濟方》:[卷壹百五十六身體門]腰胯疼痛(附論)附子(壹兩炮裂去皮臍)羌活(壹兩)煉蜜和搗三二熟地黃散治腰胯及脅肋。疼痛不可忍。熟幹地黃(壹兩)牛膝...
《普濟方》:[卷二百八十六癰疽門]癰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