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何會有甲午乾隆三十九(1774)年脂硯齋甲戌本

為何會有甲午乾隆三十九(1774)年脂硯齋甲戌本

希望我對妳說的有幫助

壹、甲戌本

甲戌本又稱脂殘本,脂銓本。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見於各冊首回首頁首行。因第1回第8頁楔子正文中“出則既名,且看石上是何故事”句上,比他本多出“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15字,指明所據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19年(1754)。存十六回。即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第4回回末缺下半葉,第13回上半葉缺左下角。四回壹冊,***四冊。每半葉12行,行18字。 甲戌本是現存各抄本中最珍貴的壹種,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來面貌。

二、己卯本

又稱脂怡本,脂館本。題石頭記,見於封面。每回卷端題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之”字樣。 第2冊總目書名下註雲“脂硯齋凡四閱評過”,第3冊總目書名下復註雲“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24年(1759)。 存四十回。即1至20回、31至40回、61至70回(內第60四、67兩回原缺,系後人武裕庵據程高系統本抄配)。其中第1冊總目缺,第1回開始缺三頁半,10回末缺壹頁半,70回末缺壹又四分之壹頁。十回壹冊,***四冊,每半葉10行,行25或30字不等。另有殘卷1冊,存三個整回又兩個半回。即第55後半回、586至58回及59回前半回。 此本第34回末題“紅樓夢第三十四回終”,為脂本石頭記第壹個出現“紅樓夢”標名的本子。

三、庚辰本

又稱脂京本。題石頭記,見於封面。各冊卷首標明“脂硯齋凡四閱評過”。每回卷端題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之”字樣。第5至8冊封面書名下註雲“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庚辰年,是乾隆25年(1760)。 存七十八回。即1至80回,底本原缺第64及67回兩回。第68回脫去約600余字,估計失去壹頁。十回壹冊,***8冊,每半葉10行,行30字。此本第17與18回尚未分開,***享壹個回目,第19回無回目,第64及67回原缺,此同己卯本。另,此本無第80回回目。回目雙行並列,唯此本與鄭藏本如此,諸本皆是單行直書。 此本底本年代相當早,面貌最為完整,文字比較可信。應該是曹雪芹生前最後的壹個本子。保存曹雪芹原文及脂硯齋批語最多,脂批中署年月名號的幾乎都存在於此本。

四、列藏本

又稱脂亞本。題石頭記,見於各回回前所題,無書前題頁。因藏於原蘇聯亞洲人民(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故名列藏本。 存七十八回。即1-80回,中缺第5、第6回。第50回未完止於黛玉謎,缺半頁。第75回末至“要知端的”下脫半頁。***35冊。每半葉8行,行16、20、24字不等。此本另有壹些回(第10回的回首,第63、64、72回末)則題作紅樓夢,可見當時此名即已通用。

五、戚本

因乾隆年間德清戚蓼生收藏並序,因而得名,故世稱戚本。包含戚滬本、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戚寧本。又稱有正本,上石本,戚序本,脂戚本。戚滬本又稱戚張本。此本抄寫工整,石印精美,清楚有條,是脂本系統中面貌頗為精良的流傳本。抄手雖楷書整齊,但語文水平不高,文中時時可見錯訛字。如正文文字比之程高本所改,大都同於脂本原文;比之其它脂本,又有個別細碎異文。

六、蒙府本

又稱王府本,府本,脂蒙本。題石頭記,見於目錄頁及版心。疑為清蒙古王府舊藏,此本第71回末總評後半版有“柒爺王爺”字樣,壹般據此推測此本是清蒙古王府舊藏,故名。 存120回。

七、甲辰本

又稱夢本,夢覺本,夢序本,夢敘本,脂夢本,晉本。題紅樓夢,見於書端總目和回前回後及版心。因卷首有序壹篇,序末雲“甲辰歲菊月中浣夢覺主人識”,故名甲辰本或夢本。甲辰年,是乾隆49年(1784)。 書中凡目錄之後,每回前後,每葉中縫,明標“紅樓夢”字樣。是為最早正式題名紅樓夢。 存80回,全。底本近甲戌本。此本是脂評本向程高本過渡的橋梁。正文經大量刪改,出現大批異文,為程高本所沿襲。

八、己酉本

又稱舒序本,脂舒本。題紅樓夢。卷首有落款“乾隆54年歲次屠維作噩且月上浣虎林董園氏舒元煒序並書於金臺客舍”,由此得名。己酉年,是乾隆54年(1789)。 存40回。原本80回。存第1至40回。十回壹冊。***4冊。每半葉8行,行24字。 此本系乾隆原抄本,文字經過竄改,屬白文本,無批語。正文屬脂本系統,有拼湊現象。舒序曰筠圃主人“就現在之53篇,特加讎校。借鄰家之27卷,合付抄胥。”所存40回為拼湊本,紙張字跡均有不同。

九、夢稿本

又稱科文本,脂稿本,楊藏本,高閱本。題紅樓夢稿,見於藍面封皮。此本前80回中有15回是據程高本抄配。另各冊起首或末尾佚去數頁,由楊繼振抄配。楊抄據程甲本。余60余回根據早期脂本過錄後,又用墨筆刪改,文字與程高本同。後40回中有21回據程乙本,另19回文字簡練而通暢,非刪節而成,當據另壹個初稿本,後以程高本校改。故此本來源不壹,是個百衲本。至少有四個底本。 此本前八十回原鈔本所據底本相當早,不少異文可以訂正他本之訛誤或提供新的研究線索。前7回公認屬己卯本系統。

十、鄭藏本

又稱脂鄭本。題紅樓夢,見於版心中縫。後世藏者加有封面題“石頭記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正文屬脂本系統。與列藏本關系密切。經竄改,無批語。

十壹、靖本

又稱靖藏本,脂靖本。題石頭記。原藏於揚州靖氏,故名。 存78回。缺第28與29回,自別本抄配,附於80回後。撰文脂靖本紅樓夢批語首次發表於南京師範學院文教資料簡報1974年8、9月號(總第21、22合刊)。1959年秋末將鈔本歸還靖氏。

十二、“端方本”和“三六橋本”

關於“端方本”上海魏紹昌、徐恭時二先生曾有過壹條資料:褚德彜跋《幽篁圖》(傳抄本)“宣統紀元,余客京師,在端陶齋方處,見 《紅樓夢》手抄本,與近世印本頗不同。“三六橋本”是日本民間所流傳的《紅樓夢》,與“端方本”相似。

十三、程高本

乾隆辛亥(公元1791)年冬,“萃文書屋”首次以木活字排印出版了壹百二十回《紅樓夢》(程甲本),書前有程偉元、高鶚兩篇序言。此本前八十回刪去了所有的標題詩和尾聯以及批語。僅過七十天,經再次修改,於五十七年壬子(1792)印行第二版,今稱程乙本。

我認為原稿只是在他們家族親戚中或他朋友才能看到的,現在人看到的不壹定是原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