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有六氣,其金錫六分於壹處,謂之鐘鼎之氣,……”
這裏的“金”是指銅。銅和錫熔化形成青銅合金。至於銅和錫的比例,歷來有不同的理解。壹種認為“六分金壹分錫”是六分銅壹分錫,所以含錫量是14.3%;另壹種觀點認為錫占青銅總重量的六分之壹,即錫含量為16.7%。根據先秦樂鐘的化學分析,之前說是有的。錫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編鐘的音響效果,人們對此做過很多實驗分析。例如,在砂型中澆鑄不同錫含量的樣品,並測試它們的彈性模量。發現tin從12%變化到16%時基頻較低,彈性模量與頻率變化趨勢壹致。聲譜分析也表明,含錫量高於13%時,音高和第三、五分音會出現* * *峰,其余分音減弱,音色更好。從錫青銅成分與力學性能的關系曲線來看,錫含量在12-16%時強度較好。如果含錫量過高,會急劇變脆,不耐磕碰。根據這些分析,選擇稍高於14%的錫含量是合適的。《考》中的記載和實物分析表明,先秦鑄造者對編鐘的合金成分與鑄造性能、聲學特性和編鐘強度之間的關系有著深刻的認識,這是確保編鐘獲得良好聲學效果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