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由來如下:
兒歌起源於民間,歷史悠久。童謠在各種文獻中還有“童子歌”“兒童謠”“嬰兒謠”“小兒謠”“小兒語”“孺子歌”等稱謂。古代文獻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堯微服遊於康衢,聞兒童謠。”(《列子·仲尼》)因此有研究者把兒歌比喻為“會唱歌的百靈鳥,已經不倦地唱了三千年”。
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兒歌是《左傳》中的《蔔偃引童謠》:“丙之辰,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焯焯,火中成軍,貌公其奔。”它反映了當時晉侯滅虢的社會現實。
由於時代、階級的局限,也由於我國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輕視兒童教育的緣故,古籍中的童謠大部分是反映當時政治變故的“讖語”(即時政歌)。人民群眾在教育後代的生活實踐中編創的童謠很少流傳下來。古籍中真正供兒童吟唱的童謠不多。
到了明代,社會對兒歌的認識有了變化,壹些有識之士著手從兒歌世代口耳相傳的實際情形出發,來詮釋兒歌的特點及作用,並出現了由呂坤個人搜集整理的我國第壹部兒歌專集《演小兒語》。
呂坤強調了兒歌的內容要饒有趣味、形象生動,語言要通俗諧和,使兒童樂於接受。這表明,以呂坤為代表的明代知識分子對兒歌的創作及研究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
清時,兒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發展。在江浙地區先後出現了優秀的兒歌集《天籟集》、《廣天籟集》,北方也出現了無名氏的抄本兒歌。
清末,改良主義者和資產階級革命者也看到了兒歌的作用,編創了不少童謠宣傳鼓吹他們的觀點。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在蔡元培、沈尹默、劉半農等人倡議下,創建了歌謠研究會。研究工作者也開始重視兒歌的搜集整理工作,揭開了現代兒歌史的序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兒童文學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兒歌的搜集整理得到充分的重視和發展。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兒歌的整理創作進入繁榮興旺階段。當時,出版了大量兒歌專集如《紅色兒童歌謠》、《革命紅旗滿山岡》、《少年歌謠》等。
這壹時期的兒歌搜集整理和創作,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超過了以前的水平。兒歌創作也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隨著人們對兒歌的功能認識的深化,兒歌的題材更加廣泛有趣,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風格更加新穎多樣,兒歌的藝術品位大大提高,更多的作家投身於兒歌創作,更多的兒歌專集問世。
古老的兒歌正攜帶著遠古的美麗,碰撞現代文明,煥發出智慧和情趣,展示它新的風采,伴隨著孩子們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