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鐸先生在其名作《三國誌演義的演化》中的論斷:“這許多刊本必定是都出於壹個來源,都是以嘉靖本為底本的。”①由此形成這樣幾點普遍的誤解:
(1)嘉靖本《三國誌通俗演義》是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羅氏原作;
(2)《三國演義》只有由嘉靖本派生的壹個版本系統;
(3)在眾多的《三國》版本中,最值得重視的只有嘉靖本和毛本。因此,在很長壹個時期裏,各種文學史、小說史論述《三國演義》時,壹般都主要針對毛本,附帶提及嘉靖本,而對《三國誌傳》、“李卓吾評本”等其他明代刊本幾乎不屑壹提。這種狀況,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三國演義》研究的總體水平不高。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誌演義》其中以毛宗崗父子的版本最為突出,有《第壹才子書》之稱,近代人民文學出版社以毛本為基礎,刪去毛氏的評語,糾正了其中的壹些錯誤,並加上少量註釋,成為壹個較好的通行本。
但是,由於受過去的研究水平的限制,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本中仍然存在著很多"技術性錯誤",包括人物錯誤、地理錯誤、職官錯誤、歷法錯誤和其他類型的錯誤。盡管如此,它至今仍是發行量最大的版本。八十年代以來,許多出版社又進行了整理,但其中具有學術價值的並不多,其中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理本三國演義》受到學術界和讀者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至今最好的版本。校正書中大量存在的"技術性錯誤",並以《校理壹覽表》的形式,依次列出"技術性錯誤",指出錯誤所在,提出校正意見,說明校正依據;同時,針對讀者不知道或似是而非之處進行註釋,深入淺出,給人以新知。
關於我國古典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版本《三國誌通俗演義》為明嘉靖壬午本《三國演義》即“羅本”,由民間長期流傳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編成的。早在唐末,三國故事已在民間流傳。李義山《驕兒詩》即雲:“或謔張飛胡(大胡子),或笑鄧艾吃(口吃)。”到了北宋,出現了專講三國分立故事的說話人。元朝又出現了許多搬演三國故事的雜劇,並且出現了壹部《三國誌平話》,這部平話從黃巾起義開始講到西晉的統壹,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元末明初,羅貫中在前人的基礎上,又運用陳壽《三國誌》和裴松之《註》的歷史資料,編撰出《三國誌通俗演義》。這部通俗演義壹問世,便出現許多刊本。清康熙年間,毛宗崗加以修改,使小說的文字內容更加完整,稱為“第壹才子書”,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120回本的《三國演義》。毛本壹出現,羅本反而湮沒無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