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原文明,所出土的文物“中規中矩”,而相比之下,三星堆古蜀國發現的青銅器,則在造型和風格上多了幾分奇特以及詭異的色彩。其中,三星堆某些青銅文物在“奇”和“詭”的氣息中,又凸顯出無比神幻的意境,居然出現於上古奇書《山海經》的記載之中!
讀過《山海經》的朋友,壹定對其中“金烏載日”的橋段印象深刻。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裏,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壹日方至,壹日方出,皆載於烏。”這壹段講述了壹個叫湯谷的地方,長有壹顆名為“扶桑”的神樹,上邊落有叫”金烏“的神鳥,它們每天載著太陽朝升夕落。
由於《山海經》先入為主的地位,致使“扶桑樹”成為了後世諸多古籍中頻繁出現的能帶給人類福祉的神樹,比如東晉郭璞的《玄中記》裏記載到:“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蜒而下屈,通三泉。”這裏就將扶桑樹比喻成通往三界的橋梁,可見它在人們心裏的地位之高。盡管古人們無比崇拜扶桑神樹,人文墨客們絞盡腦汁來抒發對它的無限溢美,但卻壹直“聽聞其名,而不見其物”,仿佛扶桑樹壹直生活在人們的心中!
上世紀80年代,壹支考古隊在三星堆壹號祭祀墓坑內展開了壹次例行的考古挖掘,不料在坑中挖出了壹個早已腐蝕不堪的木箱子。考古隊在箱子中發現了滿箱的破碎青銅殘片,這些殘片碎裂到了啥程度呢?
事後,工作人員經過兩天的整理和清點,總***數出了超兩千塊的青銅殘片。考古專家認為這壹大堆碎銅片,肯定是壹件未知的青銅器破碎留下的,由於其裝在箱子內,說明該文物必定在當時有著不小的地位,碎成了這麽多塊,有證明它器型肯定大而且造型結構很復雜。
考古專家判斷這2000多塊碎銅片,拼接復原出來必定是壹件精美無比的青銅器。隨後,國內派來的資深文物修復專家,展開了對這壹大堆碎到了極致的青銅殘片的艱苦修復工作。最終,文物專家花費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將這些碎銅片壹塊壹塊準確無誤的拼接成了壹件令人震撼至極的青銅“神物”!
復原出來的青銅器是壹顆高達4米的大樹,這顆青銅樹的樹托是壹個龍頭,樹冠上分出了許多條樹枝,樹枝上則坐落了十二只面朝壹個方位的神鳥。這畫面不就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那顆扶桑神樹嗎?樹枝上的神鳥不就是傳說中的載日“金烏”嗎?現如今,這顆青銅神樹成為了三星都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其名字就叫做“扶桑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