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子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 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的幹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北葶藶子”,後者習稱“南葶藶子”。
葶藶子味苦、辛,性大寒。歸肺、膀胱經。葶藶子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能。生品力速而較猛,降泄肺氣作用較強,長於利水消腫,宜於實證。用於胸水積滯和全身水腫。炒葶藶子藥性緩和,免傷肺氣,可用於實中挾虛的患者。多用於咳嗽喘逆,腹水脹滿。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詳見百科詞條:葶藶子 [ 最後修訂於2017/4/30 12:52:39 ***4464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