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洲詞派
自萬歷以來,嘉善錢、魏、曹、陳氏、夏氏、徐氏、柯氏等望族,俱好詞學,風氣 甚濃,幾人各有集。魏塘為縣治所在,柳洲亭為魏塘名勝,乃詞人遊賞酬唱之所, 遂為壹方詞學淵藪,柳洲詞派生焉。清順治間,戈元穎、陳謀道等集嘉善詞家作 品而成《柳洲詞選》,收錄嘉善詞人158家,詞作552首。其中,王屋、錢繼章、曹 爾堪、魏學渠,可謂“柳洲四大家”。
總體看,柳洲詞派諸家的創作大致分三個階段。早期與雲間詞派壹樣,都是 沿襲花間之秾麗;明清之際,遺民心態凸顯,多隱逸、田園之作;到順康之際,受陽 羨詞派首領陳維崧影響,錢繼章、曹爾堪、魏學渠等人,又每有清雄爽利之作。入 清以後,受政治因素左右和朱彜尊個人影響,柳洲後繼者更多追隨朱彜尊,轉向 南宋張炎壹路,寫景詠物,工巧灑脫。
王屋(1595—?),初名畹,字孝峙,又字蕙蘗、鮮民、無名,嘉善人。少嘗傭書, 過目成誦,即能詩文。邑諸生顧艾薦於魏大中,魏嘆賞其詩,命諸子以兄事之。 魏罹難,屋作長歌哭送,隨護千裏。著作甚多,惜少有流傳,僅存《學可齋詩箋》、 《草賢堂詞》、《蘗弦齋詞》等。《全明詞》錄其詞547首。
王屋是明代存詞數量僅次於曹爾堪的詞家,也是明代為數不多的豪放詞家 之壹。清人朱彜尊《靜誌居詩話》卷十九謂其“以詩受知於魏忠節,因與忠節壹門 群從和酬。詩類劉改之,詞學辛幼安”。然瀏覽其所作,不免滑熟粗率之弊,於稼 軒之深沈鍛煉相去較遠。至於詞作的內容,則無比之豐富寬廣,舉凡生活和人生 之內容,基本囊括其中,尤多交遊、述懷、遣興之作,艷情、詠物、寫景為數亦不少。 漫步沙灘,亦偶見珠璣閃爍。
王屋詞之最大特色,在於隨情任性,直抒胸臆。若情與事契,神與景合,便可 得淳巧之章。如《青玉案·暮秋鄉思》雲:
壹天風雨江城暮,漸落葉、遮歸路。高會壹生能幾度? 去年寒食, 今年重九,總為伊人誤。翔鳥不住追飛兔,幾日熏風鳳繁露,滿眼新 知誰我顧? 點分秋雨,銖量天地,不似愁無數。
悲秋與鄉思、秋愁與孤獨交織在壹起,極寫其愁苦之深重廣大、難以突破。這是 壹個失意者的悲秋與掙紮。末三句寫愁,可與歷代言愁之工巧者爭勝。
又如《離亭燕·秋日閑居,次孫浩然韻》寫鄉居閑適心境,鮮活清美,如在目 前。詞雲:
秋色滿庭堪畫,微雨晚來重灑。壹片綠雲蕉葉大,隙景霞光交射。 修竹短垣西,新築幾椽蝸舍。門外魚罾閑掛,五柳枝枝相亞。煙裏小 舟誰容至,野老攜罇尋話。爛醉不須扶,只在豆花棚下。
這樣的詞作,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評價,便是“淺語中人情”(《南鄉子·釋蓮生文 貞》)。即使比較純粹的寫景之作,也能以情運景,情景交融。如《浪淘沙·秋景》 雲:“壹霎雨兼風,枯了梧桐。西樓殘月北樓鐘。夢遠不禁風雨妒,涼透簾櫳。柳 外木芙蓉,強作嬌紅。黃衣蝴蝶綠衣蟲。侵捐夭姿黏壞粉,冷淡秋容。”而《調笑 令》寫遊子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新穎別致,深摯動人。詞雲:“風葉,風葉,撩亂滿 空蝴蝶。穿簾達戶隨人,疑有天涯斷魂。魂斷,魂斷,記得小名低喚。”
王屋曾以《南鄉子·讀友人詩》組詞十四首,列評諸友人詩,所賞在“俊”、 “清”、“枯淡”、“妙”、“風流”、“秀”、“真”、“奇險”、“隱秀”、“消搖”、“輕圓”、“趣 高”、“會心”等等,所言雖詩,實亦作者詞學觀之流露。詞中“不用苦推敲”、“筆勢 走峨岷”、“淺語中人情”諸語,分明也是王屋自己的追求與實踐。而《江月晃重 山·無題》壹闋,可謂王屋“隨情任性”填詞觀的極端反映。詞雲:
安得身輕似蝶,隨風任意傾斜。錦帆涇上那人家。雲屏掩,無數未 開花。縱被齊紈撲殺,圖形尚在裙紗。盡他麟閣競相誇。身名好,我 定不輸他。
詞後有跋語雲:“袁五序每見余詞,輒盛言其兄二仲之詞美。曰:‘詞本風流家物, 愈淫愈妙,愈妙愈淫。如欲達情寫意,何不竟作詩文也?’因戲為拈此。”從中不難 發現明人詞學觀之壹般,縱使豪爽樸率如王屋,亦不免有流於 *** 的時候。
錢繼章(1605-1674後),字爾斐,號菊農,嘉善人。崇禎九年(1636)舉人。 入清,以詞名於清初浙西詞壇,為“柳洲詞派”重要作家,有明刊本《雪堂詞箋》及 《菊農詞》。《全明詞》錄其詞90首(其中2首重收,實88首),《全明詞補編》補錄 7首。
康熙十三年(1674),陳維崧訪嘉善名人,曾填《賀新郎·魏塘舟中讀爾斐先 生〈菊農詞稿〉》,對菊農詞大加贊賞。從現存作品看,菊農詞多寫景、詠物、閑適、 交遊之作,詞風清切婉麗、深細簡凈,蓋學晚唐北宋而能自出機杼者。尤以寫景 詞最為高妙。如《小重山·雲棲山中作》雲:
敗葉飄搖速又遲,蒼然無盡處、凍雲飛。幽人掛笠小橋西。閑坐 久,鳧雁戲清池。山晚更生眉。問伊誰畫就、老松枝?夜來壹事遇尤 奇,衣帶裏,林影***波漪。
“幽人”三句尖新細膩,“夜來”三句審察細致,使全詞清幽空靈。又如《菩薩蠻· 移情檻雨中獨坐》寫道:
桃香杉氣來何處? 好風吹過隨風去。小雨細如絲,幽人薄醉 時。欄幹閑倚佇,深意誰同語? 忽有玉人來,雙雙白鷺回。
同樣以清幽靈動見長。
菊農詞中閨情作品不多,但亦清雋可喜。尤以《謁金門》二闋為上。其壹雲:
晨光促,露氣往來疏竹。理罷曉妝開繡屋,翠翹金鳳簇。午倦恰 宜新浴,樹影半遮羅縠。枝上余花閑更續,晚來紅簌簌。
雖是言情,而輔以清幽、鮮麗之景語,遂使全篇得到提升,顯出優雅靜美之境界。
菊農不以議論見長,但其詠懷之作,清新甘美,純正潔凈,壹樣耐讀。如《浪 淘沙·聞春榜》寫道:
往事不堪談,休更憑欄。年華冉冉入吟髯。且喜長安人下第,身在 江南。何處較青藍? 夢裏邯鄲。曲橋花影覆澄潭。壹領煙蓑三尺 釣,滿眼春山。
有關懷,有勸慰,有引導,更有審美的提升,這樣對待科舉,詞中絕少,自是佳制。
又如《鷓鴣天·酬孝峙》借夫子自道:
發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於僧。霜侵雨打尋常事,仿佛終南石 裏藤。閑倚杖,戲臨罾,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未解池亭暑,捧出新 詞字字冰。
孝峙,乃王屋字。王屋是作者的好友,其人其詞已論於前。錢繼章引王屋為同 道,高度評價其詞,同時借機表明自己不願出仕新朝的政治立場和人生態度。詞 的上片從外貌寫到意誌,表明自己能夠承受外來的打擊而堅貞不屈;下片直寫自 己不願為官而寧願隱居的心跡,最後借王詞之清美重申己誌。
總體看,錢繼章是明清之際壹位有著恬淡胸襟和清美詞藝的婉約詞人。
曹爾堪(1617—1679),字子顧,號顧庵,嘉善人。生於明萬歷四十五年,卒於 清康熙十八年。清順治九年(1652)進士,授編修。丁艱,起補侍讀,升侍講學士。 其詩清麗可誦,與宋琬、汪琬、施閏章、王士禛等人並稱“海內八家”。其詞工於寓 意,發為雅音,品格在周、秦、姜、史之間。明崇禎年間,曹氏即有詞名,與王屋、錢 繼章、吳熙等過往甚密,彼此唱和。入清以後,詞學活動影響更大。著有《未有居 詞箋》、《南溪詞》等。今存詞***591首,是明代存詞數量最多的詞家。
曹氏在清初曾發起、參加過三次大規模的唱和活動,使詞體創作得到迅速推 廣。前兩次是康熙四年的杭州江村唱和(又叫湖上唱和)和揚州紅橋唱和,後壹 次是康熙十年(1671)的北京秋水軒唱和。秋水軒唱和在時任吏部侍郎的孫承澤 府上舉行,前後參與唱和的著名詞家多達26人,得詞176首,嚴迪昌先生甚至稱 之為“‘輦轂諸公’發揮影響力的壹場社集性質的群體酬唱活動,也是‘稼軒風’從 京師推向南北詞壇的壹次 *** 瀾。”曹爾堪自己寫了7首,表達自己在易代之 際的不幸遭遇,以及國破代易、仕宦艱險的感慨,詞風深沈悲慨。有鑒於此,本書 將曹爾堪置於本章敘述。
曹氏為柳洲詞派盟主,所填詞十之八九為小令。瀏覽壹過,雖然填詞手法滑 熟,但藝術質量穩定,亦偶見精彩之作。觀其取材,多集中在四時景物、村居交 遊、閨情和閑愁幾方面,變化較少。然淡中細味,平中選奇,亦頗有可資咀嚼者。 如寫村居生活的《醜奴兒令·晨起遠眺》:
孤帆渺渺輕煙裏,坡柳成圍。野屋霜微。紅日樓頭雀健飛。朝 來每把西窗掛,客對清暉。犬臥荊扉。目送歸鴻沒翠微。
將景物的遠近、動靜、人物心靈的冷熱、躁安,表現得細致入微,耐人回味。於中 不難發現抒情主人公不甘平居的心誌。果然,《壹剪梅》便直接道出了作者心中 的郁悶:
青萍風色破林臯。屋也蕭條,樹也蕭條。青簾墻角遠相招。詩也 堪描,畫也堪描。好尋山水構書巢。少也漁樵,老也漁樵。為看時事 恨難消。醒也《離騷》,醉也《離騷》。
再如《減字木蘭花》訪友,寫高士居所之自然生機,亦令人過目留神。詞雲:
壹雙青眼,獨向江臯彌望遠。綠樹長渠,中有高人早蔔居。茶甌 未洗,嫩綠滿棚垂枸杞。芳草初刪,傍水柴扉壹半關。
從中不難窺見詞人自己的性情與節操,正如詞人在另壹首同調詞中所雲:“生來 孤冷,觸目繁華殊可憎。”有了這樣的胸襟懷抱,當其與四時景物相遭遇,自能融 情入景,有所寄寓,甚至平中見奇,養成境界,新人耳目。如《南鄉子·白蛇塘道 中》:“塘口露沙明,濃淡青山四面橫。頂上白雲飛不去,屋外蒼煙次第生。笠 底晚風輕,長短柔桑壹路青。泉響流來還自合,停泓,澗闊應嫌失水聲。”化熟為 生,活潑可愛,生機盎然。“長短柔桑壹路青”,多麽樸素自然又精警明麗!“澗闊 應嫌失水聲”,又多麽感覺敏銳而善於捕捉!
而當不平襲來,心事潮生,則又滿紙洇暈,無限閑愁。如《眼兒媚·村居》所 雲:“蕭蕭古渡暮雲秋,孤坐起閑愁。渚蓼飄紅,汀蘆飛雪,正倚簾鉤。輕帆壹 片歸平浦,棹撥白蘋流。 山外斜陽,樓頭落日,幾點沙鷗。”學者每每批評曹詞較 平,少奇崛瑰瑋;但也許這正是易代之際,詞家甘居寂寥而刻意壓抑的結果。
曹爾堪寫閨情,亦有可誦之作。如《眼兒媚·春閨》雲:“海棠深院雨初收,紅 紫顫溫柔。燕子來時,杜鵑啼處,憶起閑愁。芳菲滿目憑花訴?欲說又還休。 解人要識,壹春心事,只看枝頭。”以怒放之花喻郁積之情,化無形成具體,變抽象 為秾麗。前言枝頭“紅紫顫溫柔”,末言“只看枝頭”,既首尾呼應,又拍題點睛,使 上片的“紅紫顫溫柔”成為意蘊豐富、鮮活靈動的比喻和象征。另外,《生查子· 閨恨》上片雲:“梅花倚短墻,剛是儂肌瘦。綠水漾晴波,剛是儂眉皺。”亦貼切 傳神。
魏學渠,生卒年不詳,字子存,號青城,嘉善人。順治五年(1648)舉人,授成 都推官,遷刑部主事,出為湖廣提學道僉事,擢江西湖西道參議。康熙己未舉博 學鴻詞。負詩才,工駢文,善書法,名重於時。與王士禛、彭孫遹等唱和,各賦無 題詩,合而刊之,稱《彭王唱和集》,學渠為之序。生平輕財好施,桐城錢澄之與學 渠交最深,感德不忘,名其樓曰“懷青”。有《青城詞》三卷。
魏青城入仕清廷,且居官不薄,按理當移入清代討論;只是由於其創作尚沿 襲晚明風氣,詞史地位又壹般,同時也使柳洲詞派保持相對的完整性,故附論 於此。
青城詞無論就題材還是內容,與雲間派壹樣,上承花間秾艷作風,每以傷春、 悲愁筆法寫為寫閨閣幽怨。如《菩薩蠻·秋閨》雲:“玲瓏絲藕抽難盡,水紋皺處 西風緊。細雨浴鴛鴦,江花滿渚片。紅橋雙槳急,髻蟬羅裙濕。回首隔汀洲, 橫波壹寸留。”而《上西樓·春晴》雲:“是誰漏泄春光?柳條黃。亂落榆錢無數, 買愁長。人千裏,思兩地,淚幾行?燕燕鶯鶯故故,惱人腸。”大率如此。不過 《誤佳期》壹闋,卻能於側艷之中滲透落寞悲愴之氣,詞雲:
花滿驛亭香淺,恨翠啼紅宛轉。碧城十二曲闌幹,送落英無算。銅 漏莫嫌長,銀燭偏愁短。寒情孤坐憤眠遲,好夢終難選。
蓋感慨激發之作,有所寄寓者也。此情此境,亦使青城更多上托雲間而更少浙西 詞派風尚。
其他還有壹些詞家,雖聲名不顯,存詞不多,然靈光乍現,亦偶有所獲。如嘉 善李煒《南鄉子·感懷》、嘉興沈煌《浣溪沙·秋閨》、山陰吳棠禎《相思引·金陵 感舊》、余姚徐繼思《點絳唇·湖歌》等。
嚴迪昌著《清詞史》第三章,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頁。
西陵詞派與陳子龍的雲間派有非常密切的淵源關系。據毛先舒《白榆集·小傳》,清 人甚至有“西泠派即雲間派”之說。《小傳》雲:“……其後‘西泠十子’各以詩章就正,故十子皆 出臥子先生之門。國初,西泠派即雲間派也。”臺灣大學謝明陽先生《雲間派的形成——以文 學社群為考察脈絡》壹文認為,此傳當系清人追補,而非毛先舒自傳。謝文載2007年5月《臺 大文史哲學報》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