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熱愛自由和自然的胡適,他的出身家庭是怎樣的?

熱愛自由和自然的胡適,他的出身家庭是怎樣的?

文/王?照片/網頁選擇

最近在看胡適的《我的信仰》這本書,裏面收錄了胡適的40篇自述,以及他對父親母親的描述。

他是用白話文寫文章的第壹人,也是嘗試用白話文寫詩的第壹人。從他的自傳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的出身家庭對他的影響微乎其微。

他的父親是壹位務實的學者。

胡適自己說,他的父親是壹個學者,是壹個意誌堅強、行政能力強的人。

壹個例子是,我父親受過古典文學和歷史的訓練,對地理感興趣。我拿著介紹信,去找壹位欽差大臣的考古學家,自告奮勇去處理中俄邊界糾紛。在後來的工作中,我用自己豐富的地理知識帶領同伴們沿著小溪走出了迷途。

胡適的父親,這個曾經被譽為有治省能力的人,只陪伴他到三歲左右。臺灣省在全日戰爭中割讓給日本時,他在守衛臺灣省時犧牲。

這樣壹個有才華、有實幹精神的人對胡適的影響,也許不是言行所能體會到的,但在留給家人的回憶和書籍中,對他思想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胡適不到三歲就已經認識八百多個字了。後來,當他三歲的時候,他在壹所學校學習。他讀的第壹本書是《學做詩人》,是他父親編的。還有壹本書《原學》,講的是哲學。然後讀律詩,然後讀《小經》、《四書》、《五經》等書。還有壹本書《小學》,壹本關於理學和道教的書,據說是宋·寫的。

胡適最早是從做人和哲學的角度開始研究的,自然有了和父親思想接近的想法。

他的父親是壹位儒生,是朱理學的忠實信徒,反對佛教和道教。胡適曾經在他叔叔的門上看到壹張褪色的紙條,上面寫著佛道無緣。這是我父親留下的理學思想的體現。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因素,胡適在晚年不僅受儒家經典的引導,而且對宗教信仰也有自己的懷疑。

他不到八歲的時候,在丈夫的指導下讀了《子同治鑒》,在書中看到了範真的神化論,反對因果輪回說,否認精神是實體。朱子小學書裏提到,司馬光的“形滅神”說,使胡適在思想上擺脫了因果的絕對性,對宗教產生了懷疑。甚至幼稚地毀掉偶像以示決心。而他的思想起源可能與他父親反對宗教有關。

父親去世前,要求他好好學習,認為他是可塑之才。雖然不能在他身邊指導他的學習和未來的道路,但在他留下的書籍和對家人的回憶中對他是有影響的,而且胡適壹生的學習基礎和思想形成影響很大。

品德高尚的人容忍他的母親以身作則來教育他。

如果說父親對胡適的影響主要是思想上的,那麽胡適在行動上大概更受母親的影響。

他的母親來自農民家庭,是壹個隱忍、善良、剛毅的女人。她嫁給胡適父親時才十七歲,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只是因為父親是眾所周知的賢能之人,雖然年紀大了,但母親也很願意。我爸媽在壹起的時候,也對我媽很好,教她學漢字,帶她教少年胡適。但好景不長,我父親去了臺灣省工作。母親帶胡適回了安徽老家。不久我父親在臺灣省去世。

當他的母親只有23歲時,她突然成了胡家成年子女的家長。最偉大的禮物是寬容。不要提家庭成員之間的冒犯。壹個受不了會哭著離開的老公。這時,爭吵的嫂子會送上熱茶,勸她不要哭。家裏還有壹個欠債的大哥,我媽過年也經常要面對債主,但還算客氣。

不知道隱忍和對和平的向往對胡適後來更願意和平改良的思想有沒有壹些影響。

我媽經常跟胡適說,壹定要好好學習,跟他講講她爸爸的善良和偉大。我母親根據父親的遺言,從來沒有疏忽過胡適的學習。

他從三歲起就壹直在壹所鄉村學校學習。他每年都把最高獎學金給老公,讓他多讀書,多讀名著。胡適第壹個上學,熱愛學習。就是在和同學聊天之後,他發現自己比同學懂得多了。

在母親的支持下,他從小就喜歡讀書。

母親也不全是隱忍,有時他惹她生氣,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母親是壹個賞罰分明的人。

記得有壹次,我媽被壹個叔叔說,經常找人幫忙對她壹定有好處。她馬上讓那個大叔過來說清楚,道歉。善良是最重要的,但原則永遠不會讓步。

父親的思想和母親的行為,使胡適從小就有了獨立的思想和行動基礎。

胡適上學之初的九年學校教育,都是由家人完成的。他不僅有紮實的經學功底,而且受到理學的啟蒙,對宗教有所懷疑。正好是廢除八股的時代。他也看了很多小說,不知不覺間,字就流利了。而且因為他把書中的故事翻譯成了當地方言,所以有了用古文寫文章的基礎。總之在這個基礎上去上海讀書,不比別人差。

和哥哥壹起去上海學習

胡適隨生病的三哥到上海求學,在上海四所學校讀了六年書。

起初,他來到父親的朋友開辦的梅溪書院。從壹開始,他就不懂英語數學。後來國學優秀,數學也不錯,很快就從倒數第壹名到了第壹名。我畢業的時候看到梁啟超的著作,只是因為當時受到新思想的影響,也看到了上海道衙門對壹件事的判決不滿。仿佛是為了告別舊時光,他和兩個同學寧願休學也不願參加畢業考試。

這大概是他自扔神像以來的第二次獨立行動了。在接受舊教育的同時,他渴望新思想。

胡適來到著名的私塾——城中學堂,二哥勸他在這裏讀書。正是在這裏,胡適跟隨嚴復先生翻譯了《天演論》,講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故事。胡適的名字是他二哥取的,關系到優勝劣汰。

這些日子,胡適受到了更多梁啟超思想的影響。梁新民說,需要壹個清新活潑的民族來代替年老多病的民族。他還撰寫了《中國學術思想變遷的總趨勢》等著作。

他承認,王陽明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善或惡。當時有科學指導,但叫格致。他認為孟子不懂科學,只知道水沒有下落就不存在,卻不知道重力,水庫也可以讓水向上,所以人性本無善惡,就像水壹樣。

他已經開始更多地接觸新思想,開始有了質疑精神。當他來到中國學院時,他看到了更多的新思想的社會實踐。

在那裏,學生自己辦學校,看人民報紙,和評估部門壹起管理學校,而不是學校領導。

他加入了《葉靜晨報》,做了壹年多的編輯,用白話文寫小說,然後開始整理自己的思想和表達。也是第壹次用白話文寫作,為他後來倡導的白話文運動奠定了實踐基礎。

中國學院後來由董事會監管。他閉門學習,後赴美深造。這次考試,他依然是語文最好的,100分。他的考證風格受到老師青睞,總分達標,可以出國留學。

他的第二次學術生涯給他帶來了白話文的新思想和實踐影響。

母親去世,自然主義人生觀形成。

美國留學會影響他以後的生活。他在美國受到樂觀主義的影響,跟隨杜威教授,註重論證,這不僅是自然的,也是歷史需要的。他讀赫胥黎和《聖經》,受西方思想影響。

那麽來自家庭的影響還是巨大的。他的母親去世了,他突然覺得人的不朽不僅僅是在建功立業,從某個角度來說,簡樸可以影響很多人以及建功立業的母親和父親。

他從小接受了範真的神化理論,司馬光的身體神化理論,後來又受到西方的赫胥黎和杜威的影響。以及多年的個人實踐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自然主義人生觀。

積累起來的自我會給社會、人類、自然留下痕跡。

宇宙中,有自然因果法則的大法支配著他,卻沒有束縛他的自由。他可以用他的智慧創造新的事業,尋求新的結果。即使是生存競爭也不會讓他變得無情,反而會更有同情心,關註人。

熱愛自然,熱愛自由。

胡適的出身家庭怎麽樣?雖然他是壹個孤兒寡母,但他已經成為壹個熱愛和平和自由的自然思想的人。

他宣傳自己的思想成果,繼續實踐和倡導新思想新文化。後來的成就包括駐美大使、北京大學校長。他壹生都在實踐“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註重對現實問題的論證和解決,探索中國思想自由的傳統和自由實踐在現代社會的價值。

胡適後來的成就大家都知道很多,我不想贅述。我只想說,壹個人的壹生,壹定不能全是自己的奮鬥和社會的奮鬥。跟他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和家人的溫暖鼓勵有很大關系。即使他的家人不在身邊,也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想,我們每壹個人,即使看起來很渺小,也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久而久之,個人會在社會、人性上留下痕跡。這是胡適的思考,也是我們可以繼續探索的壹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