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貔貅是什麽東西?

貔貅是什麽東西?

貔貅(拼音:pí xiū)別稱“辟邪、天祿”,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漢族民間神話傳說的壹種兇猛的瑞獸。貔貅有嘴無肛,能吞萬物而不泄,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故有招財進寶、吸納四方之財的寓意,同時也有趕走邪氣、帶來好運的作用,為古代五大瑞獸之壹(此外是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

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註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財、開運、辟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寓意豐富,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起源: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百解,***四個名字,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泄,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所以有壹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壹巴掌打下去,結果打到屁股,肛門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

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

形態: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壹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壹角並後仰。(貔貅的體色是根據吞噬金銀珠寶種類來呈現的,若金比例居多便身成金色,若玉比例居多身便成玉色)

很多人認為貔貅就是現在的貓熊(大熊貓),但是從先秦古文看來,這個說法值得商榷。

還有壹種說法認為,貔貅在古代有兩種,分別是單角貔貅和雙角貔貅,有人說單、雙角區別公(為貔)母(為貅),還有人說是區別善惡,總之是有單角貔貅的,而今多數都是單角貔貅,已經很難看到雙角貔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