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春宮怨(杜荀鶴)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庸.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行宮(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宮詞(張祜)
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
壹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描寫後宮生活的主要是宮怨詩,此外還有宮廷愛情詩。
在中國封建社會,宮廷的婚姻制度頗為畸形而不合理。皇帝壹人擁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謂“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佳麗三幹人”①。而有幸承皇恩得寵的宮女則少得可憐,絕大多數的宮女只能在深宮之中虛度光陰,浪費青春,發抒怨情:“雨露由來壹點恩,爭能遍布及千門?三千宮女燕脂面,幾個春來無淚痕?”②於是,有了為數眾多的宮怨詩。漢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是現存最早的宮怨詩,正如孫月峰所說的“此後世宮詞之祖”③。唐宋是宮怨詩的鼎盛時期,寫宮怨詩的詩人多,詩作更多,不少詩詞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陸遊等,都寫過宮怨詩,只不過數量有多有少罷了。
古代宮怨詩中最為常見的是那些抒寫宮女“恩已斷”或“未承恩”之怨恨的詩作。班婕妤的《怨歌行》便是壹首抒寫宮女“恩已斷”之怨的力作: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姓班,名不詳,婕妤是宮廷嬪妃的稱號。漢成帝劉驁時,她被選入宮,受到寵愛,後見趙飛燕得寵,便求供養太後於長信宮,作《怨歌行》,托紈扇夏日為主人所喜愛,而秋天為主人所拋棄,抒寫其失寵之怨情,揭示封建社會宮女的不幸遭際。
寫宮女“未承思”怨恨的代表作首推白居易的《上陽白發人》。此詩通過敘寫壹個16歲入宮直至60歲也未被皇帝寵幸的老宮女的悲慘遭遇,抒寫宮女的“未承恩”之怨,反映婦女的悲慘命運與揭露宮廷的黑暗,頗具典型性。唐代另壹位詩人薛逢的《宮詞》也是壹首抒寫宮女“未承思”之怨恨的佳構:“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禦床。”全詩通過宮妃曉妝而盼望君王恩幸而不得,與君王將臨幸正殿之對比,以及對宮妃所處環境的勾勒,恰到好處地抒發了宮妃“未承恩”寂寞無聊的怨情。
宮怨詩中也有壹些抒寫宮女渴望愛情與自由的作品。唐代詩人張祜的《贈內人》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之壹: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
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此詩寫宮女在月光下出神地看著雙棲的鷺鳥,斜拔玉釵,以之剔開燃燒的燈焰,救出落在燈裏的飛娥,從而,將宮女的怨情以及她對自由的渴望委婉含蓄地表現了出來,較之那些壹味抒寫宮女“未承恩”或“思已斷”之作別有壹番韻味。
宮女壹旦入宮,大都將伴隨著無聊與淚水活在宮中,直至死於宮中。唐代詩人杜牧的《宮人冢》對此作了深刻的反映:
盡是離宮院中女,苑墻城外冢累累。
少年入內教歌舞,不識君王到老時。
宮女少年入宮,教習歌舞,可是直至老死也未能見到“君王”壹面,更不用說受寵了,這是多麽悲慘的命運!此詩哀婉淒惻,對比鮮明,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惡,對宮女的不幸命運予以同情,堪稱宮怨詩中的上乘之作!
宮怨詩中還有壹些詩將寫宮怨與發盛衰之慨結合起來。這方面典型的當數唐代詩人元稹的《行官》:“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荒廢已久的行宮,庭院內盛開著的紅花,以及“閑坐說玄宗”的“白頭宮女”集合在壹起,實則寫宮怨與抒朝代盛衰之感有機結合,全詩言簡意賅,耐人尋味,難怪清代的潘德輿要評贊此詩:“‘寂寞古行宮’二十字,足賅《連昌宮詞》六百余字,尤為妙境”④。
宮怨詩在寫法上也頗具特色。有語言直率,直抒胸臆的。唐代詩人劉方平的“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春怨》),白居易的“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探前殿按歌聲。(《後宮詞》),張祜的“壹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宮詞二首》之壹),都是以寫淚直抒宮女之悲情。也有含蓄蘊藉,曲筆寫情的:
或借古諷今,抒寫愁情。漢武帝劉徹封膠東王時曾回答長公主嫖的問話道:“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結果,“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後來,漢武帝寵愛妃子衛子夫,廢了陳皇後阿嬌,幽禁於長門宮,立衛子夫為皇後⑤。據說,陳皇後奉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抒寫其失寵後的悲情⑥。後人便借古諷今,以長門怨泛指宮怨。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春宮曲》:“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棉”,明代詩人劉基的詩《長門怨》:“白露下玉除,風清月如練。坐看池上螢,飛入昭陽殿”,都是借古諷今,以寫陳皇後的失寵曲筆抒寫宮怨的佳作。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其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則借漢代班婕妤長信宮中的故事反映唐代宮女的生活,抒寫其怨情。
或狀寫宮女之動作以抒發其怨情。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春詞》便是這方面的力作: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壹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前兩句寫宮女新妝下樓,目睹宮門鎖春光而愁上心頭。後兩句寫宮女閑行至庭中,數花,蜻蜓停留在其玉搔頭上。壹系列的動作描寫,將宮女百無聊賴的萬斛哀愁極其巧妙地抒寫了出來。
或明寫宮女之恨而實寫宮女之思。如唐代詩人劉皂的《長門怨》:“宮殿沈沈月色分,昭陽更漏不堪聞。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寫徹夜難眠的宮女,“恨君”而不是“思君”,明言“恨”而實寫“思”,別具壹格。
或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如宋代武衍的《宮詞》:“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沈沈鎖建章。惟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以高墻鎖春色抒寫宮女被禁的悲哀,以落花飛舞出宮墻寄寓宮女渴望自由而不能如願以償的怨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或以樂景寫悲情。如唐代詩人杜荀鶴的《春宮怨》:“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詩中以春風送暖、鳥語花香的眼前樂景的描繪,以對宮女入宮前在溪邊采蓮的昔日樂景的追憶,反襯宮女今日的怨苦.收到了以樂景寫悲,倍覺其悲的藝術效果。
註釋:
① 唐·白居易:《長恨歌》。
②唐·自居易:《後宮詞》。
③轉引自黃節:《漢魏樂府風箋》,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④《養壹齋詩話》卷三,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校點本,下冊,第2047頁。
⑤參閱《漢武故事》,魯迅《古小說鉤沈》輯本,《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第八卷,第451—453頁。
⑥南朝·梁·蕭統編:《文選》卷十六《長門賦》“序”,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清胡克家刻本,上冊,第2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