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犀牛嗎?
應該有1。古籍文獻中的犀牛:《山海經·海內南經》:“汝葬順東,湘水南。它的形狀像壹頭牛,又黑又尖。”“西北有犀牛,黑如牛。”《山海經·Xi·山景二》:“西有昝陵山三百二十裏,出漢水,東南出綿,北出湯。上面有許多桃枝和鉤子,還有許多動物,如犀牛、熊和蠍子。”《左傳》戰國初年之作,弓玄二年記載:“若使之為騎,可以說:‘牛有皮,犀牛尚豐,棄甲而去乎?’韓留香主編的《戰國策》在其《魏松》中記載:“齊攻宋,宋救臧子朔於荊。墨子在回信中談到雲夢,說:“景有雲夢,犀鹿麋皆有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聽說楚有七澤,嘗其壹...下面有白虎、神秘的豹子、蜻蜓、豺狼、大象、野生犀牛..." 2.考古中的犀牛:考古發現表明,犀牛化石廣泛分布於第三紀,而在3000多年前的中國,犀牛分布於黃河北界自西向東約1800公裏。殷墟甲骨文中記載,犀牛生活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史書中記載,西周初年就有大象和犀牛被訓練參戰。3.淹沒在劍影中的犀牛:古代戰爭中使用的“盔甲”主要由犀牛皮制成。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東海邊的吳國夫差只有65438+3000名身穿水犀甲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