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雖然藥食同源,但藥膳也不能隨便吃

雖然藥食同源,但藥膳也不能隨便吃

中國人的盤中佳肴,經常會有出現在《中國藥典》中的中藥,比如棗泥山藥糕補血益氣,玉竹老鴨湯養陰潤燥,山藥和玉竹就都是藥典裏的中藥。

中藥的很多藥物都源自食物,古人區分食物和藥物主要基於其主要功能不同,能讓人們安全食用和提供營養的是食物,能用於治療疾病的則是藥物。古人對食物功能的認識層次是漸進的。首先是無毒且能夠食用,提供基本營養。然後,發現了食物的其他功能——治療和 養生 ,但食物和藥物的界限有時不太清晰,壹些食品也具有治療、 養生 的作用。

春秋以後的許多中醫藥學古籍中都對藥食同源的食物進行了大量記載,如《黃帝內經》《肘後備急方》《本草經集註》《食療本草》《太平聖惠方·食治門》《飲膳正要》《食物本草》《食鑒本草》等,都有對藥食同源的大量論述和食療食養藥譜的記載。現在熟悉的“藥膳”壹詞出現在東漢時期《後漢書·列女傳》中。

現今,國家衛生計生委先後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可用於保健食品名單》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進行規範。在《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包括丁香、刀豆、小茴香、山楂、馬齒莧、烏梅、木瓜等101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可見,“藥食同源”有官方的依據和規範,網上“偽科學”和“騙局”的謠言不值得相信。

現在的電視 健康 節目中,經常有 養生 藥膳的講解和配方。但不能每壹個都隨便拿來就用。

壹般大眾的食養藥物比較安全,比如日常生活中人們吃的梨、木瓜、羊肉、生姜等都是常見的食養藥物。在使用這些物品制作藥膳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搭配使用,不存在什麽問題。但如果不懂得配伍,‘寒溫’亂用,就可能達不到 養生 保健的效果。比如夏天成熟的櫻桃是“熱”的,秋冬成熟的梨是“寒”的,鴨子吃各種水生物,所以其肉屬寒性,而羊肉則是溫熱的,但是山羊和綿羊的“屬性”又不同。食物也是象藥物壹樣,可以分出寒、熱、溫、涼的,同時食物的酸、苦、甘、辛、鹹等味道也對應人體的不同器官,體現了食物的‘偏性的。為了更好地達到 養生 效果,建議服用藥膳時,要對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環境、節氣有壹定的了解,雖然食養藥膳安全性有保障,但要想達到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 養生 效果,需要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體質,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