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大發明的時間和相關數字?

四大發明的時間和相關數字?

在指南針發明之前,人類經常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是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給人類的航行指明了方向。指南針是用來判斷方向的簡單工具。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主要部件是可以在軸上自由旋轉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南極,這個性質可以用來辨別方向。它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遊和軍事。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到了磁鐵礦,並開始了解它的磁性。人們首先發現了磁鐵吸引鐵的性質。後來發現了磁鐵的指向性。經過多次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壹種實用的指南針。

磁現象的發現

在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在勘探鐵礦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磁鐵礦,也就是磁鐵礦(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這些發現早已被記錄下來。這些發現最早記載在《管子》的幾篇文章中:“山上有磁石,下有金銅。”其他古籍也有類似記載,如《山海經》。磁鐵的吸鐵特性早就被發現了,《呂氏春秋》九卷主篇有:“慈吸鐵,或吸之。”當時人們把“磁性”稱為“善良”。他們認為磁鐵吸引鐵是慈母對孩子的吸引力。並認為:“石頭是鐵之母,但石頭有善良和不善良兩種。善良可以吸引他的孩子,不善良不行。”

漢代以前,人們把磁石寫成“觀世音石”,意為愛石。

既然磁鐵能吸引鐵,那它們能吸引其他金屬嗎?我們的祖先做了很多嘗試,發現磁鐵不僅不能吸引金、銀、銅等金屬,也不能吸引磚瓦。西漢時期,人們認識到磁鐵只能吸引鐵,不能吸引其他物體。

當兩塊磁鐵放在壹起並相互靠近時,有時它們相互吸引,有時它們相互排斥。現在人們都知道磁鐵有兩極,壹個叫N極,壹個叫S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但還是能感知到這個現象。

西漢時,有壹位煉丹師,名叫欒達。他利用磁鐵的這壹特性制作了類似兩個棋子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又相互排斥。欒大稱之為“鬥棋”。他把這部小說獻給漢武帝,現場演示。漢武帝又驚又喜。他被評為“五福將軍”。欒大力利用磁鐵的性質,做出新奇的東西來欺騙漢武帝。

地球也是壹塊大磁鐵,它的兩極分別靠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因此,當地球表面的磁鐵可以自由旋轉時,由於磁鐵同極性相斥,反極性相吸的性質,它們會表示南北。古人不懂這個道理,但對這種現象非常了解。

指南針的始祖——新浪

指南針的始祖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由天然磁鐵制成的。它看起來像壹個圓底的勺子,可以放在光滑的“場地”上保持平衡,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時,勺子的柄會指向南方。古人稱之為“司南”,在當時的《韓非子》壹書中有:“王力司南取時先。”“早晚收場”的意思是方,東方。《鬼谷子》中記載了新浪的應用,鄭人采玉時帶著新浪,以確保不迷路。

春秋時期,人們已經可以將硬度為5-7度的軟玉、硬玉打磨成各種形狀,因此也可以用硬度只有5.5-6.5度的天然磁鐵來制作司南。東漢王充在《論衡》壹書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載。新浪是經過琢磨用壹整塊天然磁鐵做成的,勺子的手柄經過極導,使整個勺子的重心正好落在勺子底部的正中間,勺子放在壹個光滑的場地,周圍是壹個四維的莖幹和樹枝,合成24個方向。這個設計是古人仔細觀察了自然界中許多與磁性有關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後,經過長期研究完成的。新浪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鐵手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但是,新浪也有很多缺陷。天然磁鐵不好找,加工過程中受沖擊受熱容易失磁。所以新浪的磁性比較弱,與站點的接觸要非常順暢,否則會因為轉動摩擦阻力太大而難以轉動,達不到預期的引導效果。而且新浪有壹定的體積和重量,不方便攜帶,這可能是新浪長期沒有被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新浪由壹個青銅圓盤和壹個天然磁鐵制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刻有24個方向,磁勺放在盤的中心圓形面上。當它靜止時,勺子的尾部指向南方。

指南針的發明

在古代,人們常把薄薄的鐵葉切成魚的形狀,魚的腹部略凹,像壹只小船。磁化後浮在水面,可指南北。那時候是當遊戲用的。東晉的崔寶曾在《古今筆記》中提到過這種“導盲魚”。

北宋曾公亮在《五經總論》中載有導魚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薄鐵葉割之,長二寸,寬五分,頭尾如魚之尖,以炭火燒之。侯同池,以鐵鑊、鐵鍋魚為初火,尾正,蘸盆,密器止。使用時,把水碗平放在無風的地方,魚就會浮在水面上,它的第壹個方向永遠是正午。”這是壹種人工磁化方法,利用地球磁場來磁化鐵片。也就是把燒紅的鐵片放在子午線方向。熾熱的鐵片內部的分子處於相對活躍的狀態,使得鐵分子沿著地球磁場的方向排列,達到磁化的目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