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簡介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總結和倡導了許多有價值的教育思想和原則,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他的教育經驗和原則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寶貴遺產,對我們的教育實踐仍然具有有效的指導意義。
1.有教無類,誨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具有劃時代意義和光輝的思想應該是“有教無類”。在孔子之前,貴族階級壟斷了文化和教育的權利,平民階級沒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只局限於最高統治階級,教育的目的只是為統治者培養接班人。學校貴族化阻礙了文明的普及和發展,也扼殺了普通人的求知欲。
孔子從30歲開始,打破歷史慣例,創辦私塾,明確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論語·衛靈公》)。他認為所有凡人都可以受教育,都可以行善,都應該平等地受教育,教育不能被貴族壟斷。這壹教育思想的提出,為文化的下移和教育的大眾化開辟了壹條新路。它是我國教育史上劃時代的革命創舉,是人類教育史上的革命性突破。孔子創辦的私塾,也成為中國教育史上與“讀書於官”相對的“讀書移民室”劃時代的標誌。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壹生教育實踐的總結。他不分階級、等級、地域、德行和愚蠢。只要虛心學習,“修養自己(十塊肉幹)以上”,就全部教育(《論語》)。孔子招收的學生,除了南宮大叔和司馬牛,大部分都是家境貧寒。
從開始辦學到73歲去世,孔子即使在從政(擔任總經理)和周遊世界的十年間,也從未中斷過他熱愛的教育事業。他鍥而不舍地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發展私塾,用壹生的心血和生命,譜寫了壹曲卓越教育的凱歌,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歷史作出了巨大貢獻。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為教,弟子蓋千言,精通六藝者七十人。”壹個人幾乎把成年的時間都用在了教育上,培養了那麽多有用的人才,真的可以稱之為孜孜不倦的教學。
“學而不厭,教而不厭”自古以來為人們所稱道,也是孔子高尚道德的主要內容。孔子常以此自問。當他的學生用“聖”“仁”稱贊他時,他說:“如果是聖、仁,我怎敢?”如果妳不厭其煩地壓制它,不厭其煩地教導別人,那就可以說是浮雲了。“孔子不僅孜孜不倦地教導學生,而且不隱瞞任何事情,因此贏得了學生對他的無限尊敬和欽佩。孔子去世時,學生們住在孔子墓旁的蓋房裏,就像父母去世壹樣,守了三年孝。子貢很受老師器重,師生情勝於父子情。他為孔子守墓六年。有這樣不知疲倦的老師,才有這樣在魯待了三六年的學生。
2.因材施教,聽從指導。
在教育教學方面,孔子有很多發明。即使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些想法中的壹些仍然有其真正的意義。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是最有價值的事情之壹。
因為孔子在教育方針上提倡“有教無類”,所以他也接納了所有的學生。這樣,學生之間在年齡、性格、愛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識基礎、學習態度、意誌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孔子曾這樣評價壹些學生:
柴也是傻子,他也是老師,他也是老師。(《論語》)
回到它的平凡,反復空虛;給不下令,貨殖又如何,十億都是死皮賴臉。(同上)
這說明了他對學生的理解。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學到東西,學得好,他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以孔子在《論語》中對學生關於“仁”的問題的不同回答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顏元問任。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克己之日,天下歸仁。”善待自己,卻善待他人?”顏元說,“我可以問壹下它的用途嗎?"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原》卷十二)
仲宮文任。子曰:“出門必見貴客,使民如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州內無怨,家內無怨。”(同上)
司馬牛問任。子曰:“仁者言也,不誠也。”他說:“他的話也是假的。說他善良就夠了嗎?”子曰:“何以難乎?”(同上)
問任。子曰:“愛。”(同上)
張子溫人在孔子那裏。子曰:“能為天下五事,乃仁者也。”“請問?”曰:“公、寬、信、民、惠。”禮不犯人,恕不得人,誠體貼人,敏有功,善足以使人。”(《陽貨》卷十七)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標準。五個學生問同壹個問題,孔子的回答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不同。顏元是孔子最懂他思想的學生,所以孔子對他的回答深刻而抽象,涉及到禮與仁的關系。鐘公,冉雍,在政治上很有才能,孔子認為他可以“使南”(《論語·雍爺》,意思是他可以當地方長官),所以鐘公問仁德的時候,孔子的回答集中在仁德在政治上的應用。司馬牛是“多嘴浮躁”(《史記·仲尼弟子傳》)。孔子告誡他,善良賢惠的人話不多,說話似乎也平淡,以糾正他性格上的偏差。樊遲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孔子給了他壹個比較具體的回答,告訴他仁就是愛別人。張子有時候太極端了,做事情很容易走極端。這種人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是不善良的。所以他問仁德的時候,孔子講的很詳細,告訴他如何與人相處。
再看另壹個例子:
魯茲問,“司文做了什麽?”子曰:“有父兄在旁,我如何聞而行之?”尤然說:“當妳聽說這件事時,妳會怎麽做?”子曰:“司文必行。”龔錫華說:“妳又問‘司文祝星’,孔子說:‘有父有兄’;秋又問《》,孔子說,“行之”。紅也糊塗,敢問大笑道子曰:“謀而退,所以進;因為也是人,所以退休了。”(高級論語)
本章闡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宋珠熙對此評價說:“孔子因材施教。”(《論語》註)同壹個問題是不同的學生提出來的。孔子根據尤然和魯茲不同的人格特征,揚長避短,提高了他們的道德修養,為後人提供了壹堂因材施教的生動示範課。
孔子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他根據這個原理,深入了解學生不同的興趣、智慧和能力,把握每個人的特點,給予不同的教育。他把優秀的學生分成四個專業:
德行:顏淵、閔子愷、冉伯牛、仲弓;字:斬殺我,子貢;政治:尤然,陸機;文學:夏紫自由。(高級論語)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長。他把教育分為專業和學科,這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是壹個創舉。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孔子對如何傳授知識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探索和總結。
傳統教育註重記憶和理解,所以在教育方法上註重填鴨式,忽視啟發式引導。它使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這種教育方式違背了人有創造能力,希望實現才能的本性。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和壓制,跟不上的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會覺得學習是壹種沈重的負擔,甚至會失去好學上進的品質。事實上,這種傾向與孔子的教育主張和實踐大相徑庭。“師傅善良有魅力,給我寫文章,問我要禮物,卻欲罷不能。”(《論語·子涵》)這是顏回多年跟隨孔子學習的親身經歷。他總結了孔子有說服力的教學方法。
孔子追求的教學效果是學生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他說:“不怒,不怒,不怒。”不拿壹個角,用三個角頂撞,就沒了。“這是孔子長期教育實踐的總結。他的重點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於學生來說,要做到舉壹反三,就要有“悟性”。每個人都有理解,只是水平不同。顏回能“聞壹知十”,子貢只能“聞壹知二”(《論語·公冶長》)。老師的職責是啟發學生的理解,當理解發展起來,就會出現“奇跡”。朱《讀書隨想》雲:“昨夜江邊春水滿,巨輪輕。”壹直都是白費力氣,今天卻是自由自在的遊蕩。“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現代教育註重開發學生的智力,其主導思想與“舉壹反三”的啟發式教學原則是壹致的。
孔子的這壹思想在與夏紫的壹次談話中得到了反映:
夏紫問,“我很聰明,面帶微笑,我期待著它與美麗的眼睛。我壹直覺得它很華麗。”什麽也是?孔子說,“畫在事後。”“儀式結束後怎麽樣?孔子說:“給予的人也是商人!“說說那首詩就夠了。”(《論語·八蜀》)
夏紫不太了解《詩經·馮偉說人》中幾首詩的深刻含義,所以他問孔子。聽了老師的講解,夏紫通過“畫馬後炮”聯想到了禮與仁的關系。在孔子的理論中,禮的作用是壹種裝飾,是壹種外在形式;仁是壹種內心的感受,是壹種更深層次的東西。仁比禮更重要。
如果說夏紫是從書本的真理聯想到社會的真理,那麽自貢是從社會的真理聯想到書本的真理:
子貢曰:“窮而不諂,富而不驕乎?”子曰:“是。不窮則樂,富則善送禮。”子貢曰:“詩經曰:‘若如議論之精辟,必如磨之磨光。這是什麽意思?"孔子說:"妳給了,就可以告訴我《詩經》完了,告訴過去來認識它的人。”(《論語學習》)
受孔子的啟發,子貢認識到學習必須提高,並引用了《詩經·馮偉七傲》中的這首詩作為例子,得到了老師的稱贊。能夠知壹物而知二物,知過去而知未來,已經具備了學習《詩經》的條件,充滿了聯想。
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論語·永業》)啟發式教學的基本思想是教師要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樂於學習,讓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從自己的起點壹步壹步地開始,這就是好的引導。
總之,說服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壹個重要原則。如果分開,由個性化教育、趣味教育、循序漸進教育三部分組成。
3.學與思並重,教與學相結合。
孔子壹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教育上。他把“教”和“學”理解為壹個整體,主張“教”和“學”並重。他不僅總結了壹系列教育原則和教學方法,還提出了壹些學習原則和方法。學與思並重,教與學的結合是重要內容之壹。
孔子主張學與思並重,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的精辟見解。東漢鮑賢《論語註》說:“不思考學習的意義,則壹無所獲;不學而思,終有壹死,只會讓人精神疲憊。”(《十三經註·治二》)孔子本人非常重視學習。他曾經說過:
十室之城,必有忠信之人,不如學山。(《論語·公冶長》)
我不是生來就知道,那麽古老,那麽渴望尋求。(《論語》)
孔子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學而不厭”的精神。
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就是讀書不經過思考和思考,完全相信書上說的,容易被書欺負。孟子說“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上》)就是這個意思。孔子指出:“君子有九思:思慮清楚,傾聽用心,神情溫和,神情恭敬,說話忠厚,尊重事物,懷疑質疑,感到憤懣為難,這就是他所看到的。”(《論語·季氏》)他認為“道聽途說而不獨立思考”就是“棄德”。(《論語·陽貨》)
相反,如果妳只是努力思考,不去學習,不通過讀書去繼承前人的知識,那妳就“差不多”了,妳就值得懷疑了。就像韓愈說的“很混亂,但是我看不懂。”孔子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我盡量壹天不吃,壹夜不睡。想沒用,不如學。”(《論語·衛靈公》)
打開《論語》,第壹句就是:“孔子說,‘何不與時俱進?”(《論語·學而》)這也是孔子教人學習的方法。三國魏王肅曰:“士誦之時也。當妳背誦學習的時候,妳會學而不廢,所以是令人愉悅的。”(《十三經註》,學為第壹)《或問》說:“學為未知之時,學為未能求賢之時。”(《論語·二》)無論是學習還是思考,都是停留在頭腦中的認知活動,而孔子的學習,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能力的過程,是教育的壹個環節。
所謂教與學的結合,就是教學過程中的教與練的結合;對於學生來說,需要把知識和實踐、實習結合起來。要獲得知識,我們必須學習;鞏固知識並在實踐中運用,只有時不時地復習和練習,才能在復習舊知識中推導出新知識,擴大知識面,在內心感受到獲得新知識的喜悅。只有通過復習和實踐,才能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中庸》把孔子提出的學習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即“博學、質疑、深思、明辨、持之以恒”。這五個階段實際上是以“思”為特征的“學-思-做”三個環節。學入行,需要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以學詩為例,孔子說:“背詩三百遍,教之為政,而不達標;使它無處不在,而不僅僅是正確的;”即使有很多,妳怎麽看?”(《論語·魯茲》)孔子當時傳授的知識,如道德規範、禮儀知識、做人的道理,都需要轉化為行動;禮、樂、射、防、書等。,都需要反復練習。要熟練掌握以上技能,需要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
從教育理論的角度來看,現代知識的大部分學科都需要動手實踐、實驗、做。可見,學習不僅僅是掌握書本知識,提高教育質量不僅僅是學好文化課,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教學與實踐、實習相結合的思想,是有遠見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論語·為政》)顏元說老師“舉得越高,鉆得越強。”(《論語·子涵》)盡管孔子的教育思想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表現出壹些不合時宜,但其基本原則永遠不會過時。追溯幾部經典,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壹座豐富的寶庫,孔子對中國教育史的貢獻和對後世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