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古希臘文明起源於克裏特小島

為什麽古希臘文明起源於克裏特小島

為什麽古希臘文明起源於克裏特小島

目前歷史學家發掘的史料表明克裏特島文明是古希臘最早的文明,希臘文明起源於此,然後傳播到希臘大陸和小亞細亞。公元前1700~前1400年,克裏特文明發展到它的全盛時期,不久突然衰退,愛琴文明的中心轉移到希臘半島的邁錫尼。

衍生知識點:

壹、克裏特文明

克裏特文明,也譯作米諾斯文明或邁諾安文明,是愛琴海地區的古代文明,屬於邁錫尼文明之前的青銅文明,約公元前2000年—前1450年。該文明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克裏特島。“米諾斯”這個名字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的克裏特國王米諾斯。

克裏特文化***分為四個時期,約公元前6000年開始,克裏特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自公元前2500年,克裏特開始進入金石並用時期。進入前王宮時期,並有相當規模的建築物;約前十七至前十六世紀被毀(或因地震)。前二千年代中葉,克裏特開始初步發展,進入古王宮時期,在米諾薩斯及法埃斯托斯出現相當巨集偉的宮殿式建築、各種精制的工藝品及線形文字“A”(尚未譯解);表明當時已經階級社會,其居民據認為多半來自西亞。前1700年開始,米諾斯開始進入新王宮時期,這壹時期是克裏特文明的全盛期,此時的米諾斯王不僅統治克裏特島,還遍布在整個愛琴海地區,包括希臘的雅典及邁錫尼地區,同時,與埃及的關系十分緊密。自前1450年起,操希臘語的民族入侵克裏特島,最終導致克裏特文明的衰落,愛琴文明的中心轉移到了希臘本土的邁錫尼地區。

二、古希臘文明——愛琴文明

1.簡介:古希臘文化對歐洲和世界都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古希臘被看成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2.興起時間:公元前2000年

3.中心:愛琴文明以克裏特島和希臘半島南部的邁錫尼壹帶為中心

4.衰落:大約公元前15世紀-前12世紀,由於受到北方部落的大規模入侵和破壞,克裏特和邁錫尼古國相繼滅亡,愛琴文明漸趨沒落

古希臘文明起源於

B愛琴文明

可以說古希臘文明發源於克裏特島嗎

可以這麽說。公元前2000年,愛琴文明發祥於克裏特島,後來文明中心移至希臘半島,出現邁錫尼文明。克裏特島文明與邁錫尼文明合稱愛琴文明,歷時800年,它是古代愛琴海文明的開端。

希臘文明起源於哪個文明?

公元前2000年,在克裏特島出現了最早的文明和國家,此即古希臘文明的開始

古代希臘的歷史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公元前20-前12世紀 愛琴文明或克裏特、邁錫尼文明時代

公元前11世紀-前9世紀 荷馬時代

公元前8世紀-前6世紀 古風時代

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 古典時代

公元前4世紀晚期-前2世紀中期 馬其頓統治時代

古印度和古希臘文明起源古埃及?

1.希臘不是國家形態,是地域文化體名稱 2.希臘不是原創文明,是學習埃及和兩河文明的產物 3.文明太短 4.考證很多是通過神話傳說來連貫實物證據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大多采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最早出現於希臘的文明是愛琴海的米諾斯文明,它的存在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壹直持續到約前1450年。我們對於米諾斯人知之甚少,甚至連這個名字也只壹個是現代的稱呼,來自傳說中克裏特島的國王米諾斯。

關於古希臘克裏特文明

古希臘文明: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北部,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愛琴海、馬其頓、色雷斯、義大利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這片土地見證了歐洲最早的兩大文明:米諾斯文明及邁錫尼文明。公元前五六世紀,產生了璀璨的希臘文明。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臘文明以其特異的風采與卓越的成就享譽後世,以至有“言必稱希臘”之說。雪萊曾在詩中吟道:“我們都是希臘人。”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和搖籃,沒有希臘,無法想像歐洲文明會是什麽樣子,今日西方世界無處不遺存著希臘文明的傳統。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臘半島上的公民自認為希臘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萊那樣以哲理的想像認為自己是希臘人。那麽究竟誰是希臘人呢?

歷史表明,克裏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毀滅者——邁錫尼人,是希臘最早的居民之壹。後來淪為北方蠻族的奴隸,並逐漸分流為多立克人和愛奧尼亞人,他們都有***同的信仰和語言,所以稱他們為希臘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紀,愛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蠻族入侵的嚴重破壞。但不屈的希臘人在這塊曾經有過豐厚文明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燦爛的希臘文明,成為歐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進入奴隸社會的希臘半島,建立了200多個奴隸制城邦國家,每壹城邦以城市為中心連同城郊農村組成大小不等的國家,各自為政。其中最強大的是雅典和斯巴達。由於國窮民貧,為了生存和發展,各城邦國家之間不斷發生戰爭,弱肉強食,為了儲存自己,掠奪財富,城邦國家實行強國強兵政策,在城邦內部實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參與城邦治理,十分重視民族體格素質的鍛煉,所以管理國家、鍛煉身體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希臘本土氣候宜人,陽光充足,溫度適中,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適宜於戶外裸體鍛煉和比賽。由於裸體運動,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不以露體為恥,反以健美身體為榮光,這引起美學家們的關註和藝術家的表現,美學家們發現人體美,藝術家們創造美的人體。大政治家伯裏克利說:“我們是愛美的人。”希臘民族是愛美、創造美的民族。

希臘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不僅發現、孕育和創造了美,而且也創造了神,在希臘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臘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臘人把強健的身體看成是壹切善與美的本原,而把希臘神話視為藝術的精神本源,正如馬克斯所指出的:“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

古希臘神話:希臘神話產生於希臘的遠古時代,曾長期在口頭流傳,是古希臘人的集體創作,散見於荷馬史詩、赫西奧德的《神譜》及以後的文學、歷史等著作中,因而同壹個神話人物的形象或故事情節,在不同的作家筆下往往會有出入,甚至有互相矛盾之處。現在常見的系統的希臘神話都是後人根據古籍編寫的。

希臘神話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關於神的故事與英雄傳說的總匯,散見在《荷馬史詩》、赫希俄德的《神譜》以及古典時期的文學、歷史和哲學等著作中。

神的故事主要是包括關於開天辟地、神的產生、神的譜系、天上的改朝換代、人類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動的故事。在古希臘人的想象中,山川林木,日月海陸,以至雨後的彩虹,河畔的水仙,都是神的身影;生老病死,禍福成敗,都取決於神的意誌,他們創造了龐大的神的家族。宙斯是眾神之首,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幽冥神,阿波羅是太陽神,阿耳忒彌斯是獵神,阿瑞斯是戰神,赫菲斯托斯是火神,赫爾墨斯是司商業的神,九個繆斯是文藝女神,三個摩伊拉是命運女神。眾神居住在希臘最高的奧林匹斯山上等等。

希臘神話中的神和其他比較發達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們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多數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貴族,他們很任性,愛享樂,虛榮心、嫉妒心和復仇心都很強,好爭權奪利,還不時溜下山來和人間的美貌男女偷情。以宙斯為代表的大多數神都喜歡捉弄人類,甚至三番五次打算毀掉人類,古希臘人常在神話中嘲笑神的邪惡,指責神的不公正。荷馬史詩中曾說,“神給可憐的人以恐懼和痛苦,神自己則幸福而無憂地生活著。”但是,也有像普羅米修斯這樣造福人類的偉大的神。普羅米修斯把天火盜到人間,使人類有了劃時代的進步,宙斯把他釘在高加索山上,每天放出惡鷹,來啄食他的肝臟。

英雄傳說是對於遠古的歷史、社會生活和人向自然作鬥爭等事件的回憶。英雄被當作神和人所生的後代,實際上是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的代表。英雄傳說以不同的家族為中心形成了許多系統,包括特洛伊戰爭,赫拉克勒斯完成十二大業績,雅典國王忒修斯為民除害,伊阿宋率領英雄奪取金羊毛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其中《荷馬詩史》記述的阿喀琉斯,據傳神諭他有兩種命運:或者默默無聞而長壽;或者在戰場上光榮死亡。母親愛子心切,將他喬裝打扮成女孩兒,但智者奧德修認出了他。阿喀琉斯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戰的戰場,建立了無數功勛。他的母親預言他將葬身於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參戰,體現了希臘人對的果敢精神。

再比如廣為傳頌的赫拉克勒斯完成十二大業績的故事,赫拉克勒斯是有名的大力士,他在搖籃中就扼殺了壹條水蛇。幼年時,惡德女神來引誘他走享樂的道路,但他聽從了善德女神的勸告,決心不畏艱險,為眾人造福。傳說他在成人以後,殺死過有九個頭的毒龍和長著蛇頭發的女妖美杜薩,甚至還到下界打敗了冥王哈得斯,把被囚的忒修斯救回人間,使他們夫妻生活美滿。關於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充滿了英勇豪邁的氣概,體現了古代人民熱愛勞動、珍視集體的寶貴品質。

古希臘文明小貼士:

希臘:“希臘”壹詞意為典雅、優美。創造出燦爛、輝煌古代文明的古希臘人正與這典雅、優美之名相稱,可謂名副其實。

荷馬史詩:盲詩人荷馬根據在小亞細亞口頭流傳的史詩短歌綜合編而成,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歐洲文學史上的裏程碑。它有如百科全書,其中包涵天文、地理、歷史、社會、哲學、藝術和神話等知識。《伊利亞特》是描寫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奧德賽》描寫希臘英雄奧德修在特洛伊戰後還鄉的故事。《奧德賽》是歐洲文學中第壹部以個人遭遇為主要內容的作品。

音樂:希臘稱音樂為繆斯(Muse),而Muse指的是希臘神話中,負責管理音樂的九位女神,當時此字並非我們現在所指的音樂(Music),而是包含了詩歌、戲劇等所有藝術。今天所指的音樂(Music)壹詞即來源於此。

戲劇:世界戲劇藝術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400年前的古希臘。古希臘有三大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裏庇德斯和壹大喜劇作家。

薩福:西方文學史上第壹位著名的女詩人。有人曾把她和荷馬相提並論,還有人稱她為第十位詩歌女神。

歷史:公元前6、5世紀間的希羅多德,被公認為古希臘第壹個重要的歷史家,他曾遊歷過東方各地,收集了不少傳說故事,後來他的著作發展成為壹部記錄希臘與波斯戰爭的歷史。他的這部著作文字流暢、莊重,不但是重要的歷史文獻,也是重要的文學作品,可以與中國司馬遷的《史記》相比。

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三人壹起創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學思想。

▼阿那克西曼德——繪制第壹張全球地圖的人。

▼阿那克薩哥拉——第壹個設想月光是日光的反射的人,也是第壹個用月影蓋著地球和地影蓋著月亮的見解來說明日食和月食的人。

▼畢達哥拉斯——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他是第壹個發現勾股定理的人。

▼赫拉克利特——他的名言是:“人不能兩次踏入同壹條河流,因為無論是這條河還是這個人都已經不同。”

▼泰勒士——泰勒士認為萬物由水構成,水是萬物之源。

克裏特文明

克裏特文明開始很早,公元前3000年,那裏已進入銅器時代。

“大約在公元前2250—1200年之間,克裏特島是壹個海上帝國的中心,它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擴大它的影響及於愛琴海上諸島,和大陸的海岸……它的自然主義的美術值得最高的贊美,它享受著在許多方面就其舒適而言比古代世界的其它任何地方更‘現代化’的文明。”(ch.IIIvol.I,C,a.h.)

“克諾索斯的統治者領有當時最大的海軍、迫使昔加拉第群島(希臘半島東南)稱臣,並且建立了克諾索斯城在愛琴海上的霸權,……從公元前十七世紀起,(克裏特島)已經和希臘大陸有著頻繁的往還。克裏特航海者已經出現在邁錫尼、梯倫、科林斯地峽、彼奧提亞、阿提卡、特薩利亞等地……

“在公元前二千年克裏特已經有如下的手工業者:武器匠、木匠、鐵匠、皮革匠、制壺匠、青銅器匠、鏤刻匠、象牙技師、畫家、雕塑家等等。”(塞爾格耶夫?《古希臘史》,第三章)

關於克裏特的政制,史學界根據各方面的證據,推定在公元前1600年的第二克諾索斯時代。

“社會政治制度在許多方面類似古代東方王國。……否則,便難以解釋那些大建築物,多種手工業,奢侈品以及稚致的玩藝從何而來。……照東方的例子可以類推,奴隸勞動可能跟土人勞動壹起使用來建官殿,築道路,開石礦,做各種工藝,以至充當海員。

“正如埃及法老王那樣,克諾索斯宮的統治者壹身兼任祭司和軍事首領之職。有壹幅米諾斯後期彩色浮雕,清楚地證明了這點。這浮雕繪著壹個人,高約三公尺,頭戴王冠,冠上飾以壹束彩色長羽毛,冠下露出長發卷,散垂於肩際,頸上有幾排金項鏈,腕上有粗重的手鐲。”(同上)

克諾索斯王的裝飾類似埃及法老王,有的學者還推測克裏特文明幹脆是從埃及遷移過去的。

“所謂的米諾斯文明,是在青銅時代同時開始的,它就在這個時代繁榮於克裏特島的東部和中部……埃及的影響開始於第壹王朝時代(公元前3500年),……以後,在前米諾斯第二期(公元前2800—2400年),埃及成分變得如此強烈,甚至在克裏特可能建立了埃及的殖民地,就我們所能知道的而言,那是在第六王朝以下的事情。也許,發生於第壹王朝之初和第五王朝傾覆時期的(埃及的)動亂,趕走了相當數量的人民集團,使他們到克裏特去找和平和碰運氣。而克裏特原是住著有血緣關系的種族的。或者我們可以想象,冒險的克裏特水手向南航行,——也可能被壹陣風暴刮得離開他們的航程,——發現了尼羅河谷的奇跡。就這樣,或者出於偶然,或者由於冒險,走上克裏特到此為止從未享受過的文明道路的沖擊力量來到了”。(瓦斯:《早期愛琴文明》,第1卷第17章,EarlyAegeanCivilization,byJ.B.Wace,ch.17,vol.l,c.a.h.)

克裏特島上的最初居民來自亞非草原,是有人種學上的證據的:

“分析克裏特島上最早居民體型遺跡的結果證明,這個島上最初居民的全部,或絕大部分,是‘長頭顱’人(亞非草原最早居民),而‘寬頭顱’人(安那托利亞和希臘的最早居民)雖然最後占了優勢,可是在原來克裏特的人口當中,他們卻毫無代表性或僅僅占壹個少數,這個人種學上的證據。肯定了這樣壹個結論,就是最早在愛琴群島上任何壹個島嶼上居住的人民,乃是由於亞非草原的‘幹燥’而遷來的移民。”(Toynbee,ch.5,p.94-5

人種與埃及相同,文化受到埃及的強烈的影響,克裏特這個海上帝國類似東方王國,看來是合乎情理的結論。

古希臘文明又稱為什麽文明

古希臘文明又稱為愛琴海文明

古希臘文明源於何時何地?

古希臘的地理範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整個愛琴海區域和 帕特農神廟

北面的馬其頓和色雷斯、亞平寧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文學、戲劇、雕塑、建築、哲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壹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公元前第2千紀和第1千紀初期的希臘近代考古發掘揭示,希臘大陸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克裏特島約於公元前第3千紀末出現了青銅文化,公元前第2千紀初有了國家和文字。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壹些講希臘語的部落開始在希臘半島定居。公元前第 2千紀的中、後期,希臘人建立過邁錫尼、梯林斯、皮洛斯(舊譯“派洛斯”)等小國,已有文字,創造了燦爛的邁錫尼文明。公元前第2千紀中期起,希臘人逐步向愛琴海(包括克裏特島)的諸島擴張。傳說發生於小亞細亞地區的特洛伊戰爭,可能就在希臘人向外擴張的公元前13世紀下半葉或者公元前12世紀初。 公元前12世紀以後的壹、二百年內,邁錫尼文明逐漸衰落。壹些生活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講希臘語的部落從北方進入希臘半島,引起了塞薩利亞及其以南的許多希臘部落和部族向不同方向的遷徙。國家、文字和巨集偉的宮殿都消失了,繼之而來的是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在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以及小亞細亞希臘人居住的地區占統治地位的“荷馬時代”。 公元前6世紀中葉起,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的斯巴達逐步聯合半島大多數城邦,組成伯羅奔尼撒同盟,成為希臘壹個城邦集團的領袖。以米利都為首的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推翻波斯統治的起義(公元前 500~前494年),揭開了公元前5世紀希臘歷史的序幕。公元前 492年、前490年和前480年波斯軍隊對希臘的侵略,都以失敗告終。在馬拉松、薩拉米斯、普拉蒂亞等戰役中,反抗侵略的數十個希臘城邦的人民表現出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希臘人的勝利在希臘世界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見希波戰爭)。西西裏島的希臘人也在公元前480年取得了打敗迦太基的重大勝利。 馬其頓王國的崛起和希臘化時代希臘的北方鄰國馬其頓的居民在種族和語言方面與希臘人很接近,並且深受先進的希臘文化的影響。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前336年在位)統治下的古代馬其頓的迅速崛起,不僅極大地推動了馬其頓歷史的發展,而且使馬其頓人的歷史從此長期與希臘人的歷史融為壹體。馬其頓在腓力二世統治時期的向外擴張,嚴重損害希臘許多城邦的利益,威脅它們的生存。以狄摩西尼(公元前384~前322年)為代表的雅典反馬其頓派,從公元前 4世紀50年代起,即為抵抗馬其頓的侵略在雅典內外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但以失敗告終。

為什麽歐洲文明起源於古代希臘

因為歐洲最早的文明是在現在的克裏特島的克裏特文明,那時候他們有了城市,文字和陶器,而歐洲其他地方還是各個野蠻小部落。之後希臘北部蠻族入侵與其文化融合成了真正的希臘文明。而之後希臘被羅馬占領,卻又融入了羅馬文明之中。直到羅馬帝國滅亡到現在,希臘文明壹直影響著歐洲文化的發展,是歐洲文化發展的基礎。

為什麽說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起源

古希臘的地理範圍,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整個愛琴海區域和北面的馬其頓和色雷斯、亞平寧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文學、戲劇、雕塑、建築、哲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壹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